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国雄

作品数:21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穴位
  • 3篇穴位敷贴
  • 3篇中药
  • 3篇中医
  • 3篇临证
  • 3篇敷贴
  • 2篇血性
  • 2篇血压
  • 2篇用药规律
  • 2篇失眠
  • 2篇数据挖掘
  • 2篇脾胃
  • 2篇脾胃病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 2篇萎缩性
  • 2篇萎缩性胃炎
  • 2篇胃病
  • 2篇胃炎
  • 2篇联合穴位

机构

  • 21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浙江省新华医...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淮南市第一人...
  • 1篇解放军第21...
  • 1篇温州市中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浏阳市中医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1篇吕国雄
  • 3篇葛来安
  • 3篇付勇
  • 3篇章海凤
  • 3篇徐春娟
  • 2篇谢明君
  • 2篇张含
  • 2篇宁红梅
  • 2篇谢雄
  • 1篇朱文宗
  • 1篇姜小璐
  • 1篇张继华
  • 1篇王宏
  • 1篇陈志刚
  • 1篇徐彬
  • 1篇曹绪政
  • 1篇杨淼
  • 1篇张梅
  • 1篇谭萍芬
  • 1篇钟池

传媒

  • 6篇江西中医药
  • 3篇实用中西医结...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江西医药
  • 1篇饮食科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全科口腔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葛酮通络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中医证候改善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评价葛酮通络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中医证候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与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筛选纳入受试者477例,按照2∶1∶1比例随机分配到试验组(葛酮通络胶囊+银杏叶提取物片模拟剂)、阳性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片(金纳多)+葛酮通络胶囊模拟剂]、安慰剂组(葛酮通络胶囊模拟剂+银杏叶提取物片模拟剂)。基础用药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时3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评价试验用药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1.70%、72.73%,均高于安慰剂组(47.79%,P<0.05),且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试验组在改善病人头痛、肢体疼痛方面均优于阳性对照组与安慰剂组(P<0.05)。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治疗12周,在改善病人肢体不遂症状方面均优于安慰剂组(P<0.05),且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的中医证候有改善作用,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且在改善病人头痛及肢体疼痛方面优于金纳多。
赵倩煜刘运海张金涛唐荣华刘路然曹绪政吕国雄张继华魏洪涛杨淼李虹霖徐彬朱文宗张梅马丽平韦玲钟池王宏陈志刚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候随机对照试验
何晓晖教授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探析被引量:12
2015年
介绍何晓晖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气阴亏虚、湿热蕴胃、胃络瘀滞为基本病机,病位在胃,与脾、肝胆、肾关系密切;遵循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舍病从证、病证兼治、无证从病"三步分治法,倡导衡法的应用,创制辨证"调胃八方"与辨病"双蒲散",能有效逆转CAG的病理改变,防止胃癌发生。
葛来安付勇吕国雄徐春娟章海凤谢明君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特点
热敏灸配合中药治疗偏头痛30例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热敏灸配合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中药治疗偏头痛有确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张含靳雪梅吕国雄
关键词:偏头痛热敏灸中药
1例以肩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胰腺癌
2017年
胰腺癌是一种发病隐匿、早期难发现、易转移、预后差的高度恶性肿瘤。由于胰腺周围解剖关系复杂,早期又无明显症状,故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最佳的外科手术机会。现报告1例。1病例资料患者,女,74岁。因左侧肩颈部疼痛伴失眠2个月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因肩颈部疼痛伴睡眠障碍于当地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查颈椎+肩关节磁共振(MRI)平扫未见异常,给予针灸及对症处理后症状未见好转。遂以"肩颈痛查因、
程广琴钟志强汪美宝吕国雄
关键词:副肿瘤综合征
归脾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致顽固性呃逆1例
2016年
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致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心律失常致顽固性呃逆患者服用归脾汤加味的治疗过程,并分析其病因病机及用药原理。结果:顽固性呃逆基本痊愈。结论:归脾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致顽固性呃逆有效,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呃逆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刘志强吕国雄
关键词:归脾汤心律失常顽固性呃逆
中药复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顽固性失眠合并高血压45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顽固性失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舒乐安定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中药复方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1个疗程后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积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顽固性失眠合并高血压得到改善,临床疗效显著,比西医常规治疗疗效好,临床上值得推广。
宁红梅吕国雄谢雄
关键词:顽固性失眠高血压中药复方穴位敷贴
清热化痰疏肝方结合穴位敷贴治疗60例不寐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清热化痰疏肝方结合穴位敷贴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的临床研究。方法:以江西省中医院的60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4周。观察组以清热化痰疏肝方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艾司唑仑片治疗。根据其治疗前后效果观察其治疗4周后中医临床疗效以及PSQI积分,对结果进行比较并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化痰疏肝方结合穴位敷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张含丁丽吕国雄
关键词:穴位敷贴不寐
运动神经元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有人形象的称运动神经元病是"不是癌症的癌症",它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给病人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能否运用中医的治疗体系及手段为本病寻找到出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目前,运动神经元病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环境、遗传机制、神经营养因子障碍、氧化应激、自身免疫机制、
黄辉芳吕国雄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痿病
小青龙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寒饮型哮喘的5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寒饮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有哮喘发作预兆或哮喘发作时给药),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小青龙汤(日1剂,早晚各服1次)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治疗4周后分析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EV1、FVC、FEV1%、SPO2指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寒饮型哮喘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肺功能相关指标,较西医常规治疗疗效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宁红梅谢雄吕国雄
关键词:哮喘小青龙汤穴位敷贴
何晓晖诊治难治性脾胃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
2016年
难治性脾胃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漫长、症状繁多、反复发作、顽固难愈等特点。何晓晖教授治疗难治性脾胃病经验丰富,认为中医哲学思维是解开疑难病治疗难题的金钥匙。笔者结合临床病案,从抓主病、抓主证、抓主症、抓主因、抓主机、抓主脉、抓主体、抓主气八个方面介绍何晓晖教授治疗难治性脾胃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
付勇葛来安吕国雄章海凤徐春娟何晓晖
关键词:临证思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