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FV(520)B不锈钢高温高压条件下硫化腐蚀初始阶段机理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高温高压条件下FV(520)B不锈钢硫化初始阶段的腐蚀机理。方法在573 K,H2S分压为1.5 MPa条件下制备硫化腐蚀试样,利用XPS,SEM等分析硫化膜成分、元素含量及分布。结果硫化膜为双层膜结构,外层成分为Fe7S8,Fe S2和Ni(1-x)S,内层成分为Fe7S8,Fe S2,Ni(1-x)S和Cr2S3。XPS数据显示Fe7S8,Fe S2中存在Fe2+和Fe3+,且Fe3+平均原子数分数分别为36.53%和35.78%,Ni(1-x)S硫化物中存在Ni2+,Ni3+,且Ni3+的平均质量分数约为32.08%。结论铁镍硫化物的主要缺陷为阳离子缺陷,且缺陷浓度较高,内层中Cr2S3抑制Fe,Ni离子向外迁移,但硫化初期阶段Cr2S3的含量少,抑制作用不明显。
- 汪峰杜晓东吴辰蒋延涛
- 关键词:XPS硫化腐蚀
- 有色金属矿业城市典型村镇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 有色金属矿业城市的乡镇地区往往因矿山开采、选洗、冶炼和加工活动而遭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针对这些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的研究,对于有效开展区域环境管理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铜陵市东部顺安镇、钟鸣...
- 汪峰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等离子喷焊SiC增强铁基复合涂层的组织和性能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粉末埋入反应辅助涂覆技术处理后,SiC表面产生由TiC、Ti5Si3、Ti8C5等组成Ti预涂覆层。通过等离子喷焊技术将经上述预涂覆的SiC颗粒与铁基合金熔覆于工件表面,制备SiC增强铁基合金复合涂层。结果表明:Ti涂覆SiC颗粒增强涂层内颗粒得到保留,受高温作用会发生一定分解,分解产物改变了基体的成分,进而影响基体的结晶模式和组织形态,出现了树枝晶和多边形块状碳化物。Ti涂覆SiC颗粒的颗粒增强作用以及分解产物的产生弥散强化和固溶强化作用,使得复合涂层的平均硬度高于纯铁基涂层,表面的维氏硬度值最高可达961 HV0.2,但SiC颗粒在基体中分布稀疏,颗粒增强效果不明显。
- 高振杜晓东蒋延涛汪峰周丹沈健刘光复
- 关键词:显微组织显微硬度
- 离心压缩机叶片变性层的形成和演化规律探究
- 高含H2S天然气的不断开采使得离心压缩机叶片材料FV(520)B的耐硫化性能得到不断重视。研究该材料的硫化腐蚀机理有助于预测叶片的使用寿命,对于研发耐硫化性能更好的合金亦有着较好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作用。本文通过对不同硫化阶...
- 汪峰
- 关键词:硫化腐蚀
- 文献传递
- 压缩机转子轴表面烧蚀变性层的组织结构
- 2014年
- 利用试验机模拟鼓风机转子高压高转速下产生的烧蚀变性层,分别在1100、1400 r/min及相同作用时间下,在40CrNiMo7钢表面制备烧蚀变性层。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变性层进行表面及不同刻蚀层的元素相对含量和价态分析,用金相显微镜对变性层、结合界面进行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变性层呈现多层膜结构,主要由Fe、FeO、Fe2O3、Fe3O4组成,且主要为FeO。变性层形成机理主要为:高温下生成阳离子空位浓度高的FeO层,离子扩散速度快,变性层快速形成。1100 r/min下变性层分层明显,由里向外为Fe、FeO、Fe3O4、Fe2O3,最外层只有Fe2O3;1400 r/min下Fe的各价态物质扩散反应剧烈,分层不明显。这两条件下变性层的显微组织相同,但与基体组织明显不同,变性层最表层出现氧化物团簇结构,亚表层组织粗大,但较致密,局部有微孔洞。
- 蒋延涛杜晓东汪峰王金甲沈健周丹刘光复
- 关键词:烧蚀磨损XPS多层膜结构显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