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慧

作品数:30 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0篇教育
  • 14篇职业教育
  • 12篇职教
  • 12篇教师
  • 8篇学术
  • 8篇职教教师
  • 7篇学术教育
  • 5篇融通
  • 4篇德国职业教育
  • 4篇教师教育
  • 4篇高校
  • 3篇职教教师教育
  • 3篇师范
  • 3篇高校教育
  • 2篇演进
  • 2篇职教师范生
  • 2篇职业型
  • 2篇职业资格
  • 2篇入学资格
  • 2篇师范生

机构

  • 26篇同济大学
  • 1篇天津中德应用...
  • 1篇上海市教育委...
  • 1篇科隆大学

作者

  • 26篇唐慧
  • 16篇谢莉花
  • 10篇王继平
  • 1篇张建荣

传媒

  • 7篇职业技术教育
  • 4篇职教论坛
  • 3篇中国职业技术...
  • 3篇比较教育研究
  • 2篇当代职业教育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复旦教育论坛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上海教育评估...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发展历程及趋势分析——基于政策的视角被引量:3
2020年
高素质的职教教师队伍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重要保障,而职教教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基于政策的分析,根据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关联度,在整体上把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发展历程分为新中国初建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世纪转型时期三个阶段,并总结得出每个阶段的发展分别具有滞后性、应急性和平稳性的特征。通过分析我国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发展历程发现:我国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逐步走向成熟,但未形成闭环结构;职教教师的职后培训成果丰硕,但孤立片段性发展。要打造高质量的职教教师队伍,应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形成合力,从教育模式、课程设计和教育团队等方面出发实现内部关联的一体化,促进职教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陈慧梅谢莉花唐慧
关键词:职教教师一体化
政策分析视角下德国融通性教育体系的构建历程与逻辑取向被引量:2
2022年
教育体系的融通性是德国教育政策的世纪议题。融通性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是一个动态过程,德国教育体系在维系原有教育领域特点的同时塑造领域间的多层次关系,生成了非终结性、融合性、独立性和等值性的多维度融通性观念,探索出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相互过渡、交叉混合和一体化的多层次融通性模式,最终确立了全面的融通性教育体系框架,在不同教育类型、层次之间提供多样的、灵活的教育路径。在这一历程中,德国融通性教育体系整体构建的逻辑取向体现出兼顾体系内外部发展需求、兼备类型特性与融通特点、兼容领域多层次关系塑造和兼虑各部门之间工作成效的特色。
唐慧谢莉花
关键词:融通性职业教育学术教育教育政策
1+X证书制度对我国资格框架的构建抑制及破解可能被引量:3
2022年
近年来,我国关于资格框架的学理研究和实践探索持续进行,但其现实建设进入了滞缓期。随着职业教育领域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为我国资格框架的构建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资格框架源于劳动世界的资格归整、立于劳动世界与教育体系之间,并施于教育体系的潜在变革。然而在1+X证书制度中的资格悖论困境下,资格框架无法顺利地将“1”与“X”的资格纳入其中,并引发了对接、等值问题。通过结合国际经验与国内实际、厘清学历资格与职业资格、协调独立工作与携手合作以及规范资格描述与认证标准破解当前困局。在此基础上,发挥资格框架的潜在作用促进我国教育体系的深刻变革,并对标世界标准开启我国资格框架的国际进程。
唐慧杨影
关键词:资格框架职业资格学历资格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融合的新模式:管窥汉堡职业大学被引量:1
2024年
2020年,汉堡职业大学的创设为德国教育版图增添新元素,直观表征德国职业教育在高等层次,尤其是高校体系内的一种发展布局。为回应挖掘混合教育潜力的政策呼吁,依托“基于设计的研究”传统和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德国学者开发了旨在促进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等值,实现教育路径统筹设计的通用模型——高校学业融合型职业教育模式,并继而以新成立的汉堡职业大学为机构载体,在法制保障和项目支撑下展开“四学年、三地点、两资格”的办学实践和模式验证。作为德国构建融通性教育体系的重要尝试和阶段产物,汉堡职业大学利用一种新的高校形式承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融合形成的混合教育,在坚守和强化原有类型优势的同时,建构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融通共生新形态,基于对已有模式的回归与发展,拓展德国教育体系的结构格局,体现出教育体系调整和教育模式构建中理论、制度、实践的联动。
唐慧王继平王继平
综合性大学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建构被引量:5
2018年
综合性大学举办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多、师资力量强、生源素质高的优势,已成为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当前综合性大学在职教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如运行体制不健全、专业设置规范性不足、课程教学缺乏职教特色和教师教育者队伍结构偏理论化等。遵循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积极建构资源均衡、运行机制健全的一体化教育环境,建设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专业设置体系,开发基于能力发展逻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构建"校-企-校"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以实现职教教师教育多方对接与合作的一体化模式。
谢莉花唐慧
关键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教教师
职业教育视域下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规制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德国教师教育体系完善而规范、职业教育与职业研究扎实而成熟,处于两类研究领域交叉地带的职教教师教育在标准化下颇具特色。以职教教师教育为例,展开对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探讨,宏观形象标准的树立、实施流程标准的确立以及辅助措施标准的建立保证了教师教育在联邦范围的流动性和贯通性。兼顾统领性和自主性、兼备整体性和专业性、兼容制度性和人本性的德国教师教育标准的规制作用对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具有如下借鉴意义:一是完善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框架;二是构建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标准规制体系。
唐慧谢莉花王继平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标准规制措施职教教师
德国双元制高校教育再审视:现实矛盾、发展治理与借鉴反思被引量:5
2023年
双元制高校教育被认为是结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成功模式,引起了德国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是由企业主动发起的创新性教育供给,并成功实现了从创始机构(职业学院)向应用科学大学的同质扩散以及创始机构的高校身份转型(双元制大学)。但在具体组织性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双元”原则模糊不清、职业教育影响式微、法律约束覆盖不全和系统统计部分缺失等现实问题,限制了这一教育形式的价值发挥,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亟需发挥教育治理功能,提升品牌影响力、修订专业体系、完善统计系统、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助推双元制高校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需以批判性视角重新审视双元制高校教育,考量其借鉴价值。
唐慧谢莉花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术教育
高等教育扩张进程下德国职业教育的类型坚守与功能延展被引量:2
2023年
德国职业教育在以高校教育为主体的全球性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并未落于下风,仍体现出其强大的体系功能,一方面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持续升级教育内容、完善职业进修教育层次,坚持以授予职业型资格为本体任务,形成体系内部独立且畅通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则通过延展体系边界,建立多种职业教育类学校以及形成混合职业教育和高校教育的多元教育形式。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在坚守类型特性的同时,延展出不同的附加形态和功能回应高等教育扩张,在当今社会依然生机盎然。
唐慧谢莉花谢莉花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扩张
教师教育新格局下的“双轨”教育模式探索——以职教专硕教育与中职新进教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为例被引量:5
2021年
当前,在我国的职教教师教育体系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和新教师入职培训无疑是受关注程度最高、成效也最为显著的两类教师教育举措。基于上海市业已实施的这两类工作实践,因其所具有的教育实施主体和教育对象同一性、教育目标一致性和教育内容交叠性等特征,在教师教育新格局下探索"双轨"教育模式,应加强教师教育者队伍建设、把握招录和招生环节、制定统筹性教育方案和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挖掘各自优势,打造协同联动、系统高效的区域职教教师队伍建设基础制度。
王继平唐慧谢莉花
关键词:教育硕士职教教师教育
德国教育体系的渗透性:促进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相互融通被引量:14
2022年
德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和分隔的教育领域,两者在渗透性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逐渐走向沟通、融合和一体化设计的融通状态。由整个融通历程来看,教育领域之间的渗透性蕴含着许多创新的可能性,创建出更多汲取原先教育领域优势的教育形式,形成新的教育秩序。两者融通的实现离不开相应策略的设计,如建设支撑终身学习的制度基础、开发统一的能力描述语言、设计跨教育领域合作机制、提供系统完备的职业指导及持续消除政策与经济障碍等。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均不可或缺,通过增强两者的渗透性来应对个人和社会对教育体系的期许与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使教育体系更具有竞争优势,解决教育体系供给与学习者、劳动世界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
谢莉花唐慧
关键词:渗透性职业教育学术教育融通终身学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