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喆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HPLC法同时测定辛芩颗粒中细辛脂素、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辛芩颗粒中细辛脂素、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μ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30 min为254 nm,30-55 min为287 nm;进样量:10μl。结果:升麻素苷在浓度为10.210-163.400μ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30%,RSD为1.6%(n=6);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浓度为10.160-162.600μ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53%,RSD为1.1%(n=6);细辛脂素在浓度为5.015-80.240μ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12%,RSD为1.2%(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同时测定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可用于辛芩颗粒的质量控制。
- 张小龙孙晓孙思李喆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辛芩颗粒细辛脂素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 HPLC—Q—TOF—MS法考察不同厂家三七伤药片中9个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
- 2014年
-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法测定不同厂家三七伤药片中乌头类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上述9种生物碱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大于0.9997,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都低干5%,加样回收率98.05%~102.30%。
- 张小龙孙晓杨广胜李喆卜红闽
- 关键词:三七伤药片乌头类生物碱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