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
-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绛州“瞽书”探究
- 2015年
- 本文从多个角度、层面探索、研究了新绛蒲书的历史形成、内容、说唱特征及表演形式;借鉴《清升平署志》、《新绛方言志》、《话说佛教》以及多种与蒲书相关的善书原本,探寻其思想和理论支点,广泛取材,深入研究,使人们重新认识蒲书这一新绛民间乡土音乐原生态的活化石,对加强和保护这份文化遗产使之得以传承并发挥其社会功能起到积极作用。
- 郑红
- 关键词:文化背景社会功能
- 高职高专院校钢琴教学发展刍议
- 2011年
- 面对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在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艺术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新生的艺术教育模式,与传统艺术教育有诸多不同。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本文就钢琴主科教学上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考。
- 郑红
- 关键词:高职高专钢琴专业教学改革
- 解析巴赫《法国组曲》
- 2009年
- 《法国组曲》作与一七二零年左右,在当时的家庭音乐会等私人集会上是最受人欢迎与喜爱的音乐,在现代教学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组曲由四种舞曲构成核心并以同调的方式连结起来,其间又插入了一些规模较小的舞曲,形式丰富多样,音乐优雅、细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教材。
- 郑红
- 关键词:法国组曲舞曲音乐风格
- 论威尔第歌剧咏叹调钢琴伴奏艺术--以《该死的朝臣们》、《他是我想要见到的人》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朱塞佩·威尔第浪漫主义时期享誉整个欧洲乐坛的作曲家。其歌剧《弄臣》和《茶花女》早已成为了歌剧史上璀璨的明星,百余年来无数的歌唱家通过它功成名就,也有无数歌唱家望其项背。2013年恰逢威尔第诞辰200周年,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都相继展开了纪念威尔第的音乐会和研讨活动,笔者也希望通过对上述两部歌剧中两首著名咏叹调的钢琴伴奏分析以此纪念这位传奇的歌剧大师。
- 郑红
- 关键词:威尔第咏叹调钢琴伴奏
- 对“船歌”体裁特征的艺术分析——以门德尔松三首《威尼斯船歌》为例
- 2014年
- 船歌是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所钟爱的一种小型音乐体裁,它最初可能来源于民间。在西方艺术音乐领域,船歌既有声乐形式,也有器乐,特别是钢琴作品,然而对于这一体裁的特征却一直没有较为深入的分析。文章以门德尔松的三首《威尼斯船歌》为研究对象,从音乐作品的接受和理解的角度对三首船歌进行审美体验的分析和乐谱分析,进而达到与作曲家创作"立意"的"融合",目的是探讨器乐"船歌"的体裁特征。
- 郑红
- 关键词:船歌体裁特征审美特征
- 一种便携式钢琴手指训练器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指训练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钢琴手指训练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设置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顶部设置有按键,所述盒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
- 吴燕郑红冯晶凌刘婧
- 文献传递
- 论音乐在美育中的特殊作用
- 2008年
-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在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实力竞争或综合国力竞争中,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
- 郑红
- 关键词:美育教育音乐专业审美教育审美素质现代教育民族素质
- 技术与音乐的交响——钢琴教育永恒的话题
- 2015年
- 钢琴教育须持之以恒进行技术训练,须终生努力加强音乐修养,这是学校教育阶段就应该明确传达给学生的信息。高职教育培养钢琴应用型人才,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高的音乐修养之间并行不悖。在技术教育和音乐修养两大关键内容上实现均衡的动态性发展,是钢琴教育不懈追求的目标。
- 郑红
- 关键词:钢琴技术钢琴音乐
- 由《儿童乐园》管窥德彪西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
- 2010年
- 演奏好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要求演奏者不仅要对作品内涵有所了解,并有能够准确诠释的把握,而且在演奏技巧上还应具有与德彪西相似的灵敏、娴熟,否则,德彪西的风格将会得到各种曲解。文章通过分析意大利钢琴家米凯兰杰利演奏的《儿童乐园》对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的演奏风格做了一些粗浅的研究。
- 郑红
- 关键词:德彪西儿童乐园演奏风格
- 解读罗伯特·舒曼的《童年情景》被引量:3
- 2011年
- 舒曼的《童年情景》是一首旋律轻快的钢琴套曲,科尔托认为它不是儿童音乐,也不是专为儿童写的,舒曼本人也指出:"这些乐曲是一种艺术反映,它们是成人为成人而作的"。事实证明,能演奏好这些作品的人必定是水平高超的钢琴家。那些必须进行精雕细刻般练习的远不是普通的音乐作品,所以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力所能及。弹奏舒曼的结构一般来说不单是很难,而且是一件绝对繁杂的事。众所周知,作曲家就自己钢琴作品的特点已预先告诉了钢琴演奏家,并建议对"手指的独立性"做专门练习,以便真正达到精准的演奏水平。这首套曲是舒曼于1838年创作的。当时作曲家已经受到抑郁症发作的煎熬。面对儿童的光明世界他获得了精神上的平衡,找回了失去的创作激情。演奏好舒曼的钢琴作品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要求演奏者不仅要对作品内涵有所了解,并有能够准确诠释的把握,而且在演奏技巧上还应具有与舒曼相似的灵敏、娴熟,否则,舒曼的风格将会得到各种曲解。文章通过分析钢琴家施纳贝尔、霍洛维茨演奏的《童年情景》对浪漫主义大师舒曼的演奏风格做了一些粗浅的研究。
- 郑红张瑞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