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的掌握与“方”的应用
- 2008年
- 王学明
- 关键词:症候群证候
- 臂丛神经阻滞后肩部扳法治疗漏肩风56例疗效分析
- 2002年
- 王学明时晓光
-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漏肩风疗效分析
- 中医经络脊柱推拿疗法研究
- 2008年
- 目的:总结论证中医经络脊柱推拿疗法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从中医经络脊柱推拿的形式与发展,问题与现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中医经络脊柱推拿疗法是以中医经络脏腑理论为依据,以现代医学脊柱解剖学为指导,是中医按摩手法的一大进展,前景广阔。结论:中医经络脊柱推拿疗法,临床疗效肯定,应进一步扩大其适应证。
- 王学明
- 关键词:中医经络脊柱推拿疗法
- 推拿旋转滚筒式整脊术治疗颈椎病186例
- 2007年
- 时晓光王学明
- 关键词:颈椎病整脊病理改变颈脊柱椎骨
- 针刺治疗麦粒肿300例被引量:1
- 2003年
- 王学明
- 关键词:针刺疗法麦粒肿三棱针点刺放血
- 六味地黄丸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及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并使用网络药理学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0月临沂市中医院收治的46例肝肾亏损型PC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药物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童康复治疗,药物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的改善情况。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六味地黄丸的活性成分、靶点与PCP疾病靶点,得到交集靶点后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药物组疗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3),筛选得到6味中药47个主要成分与99个疾病治疗靶点,发现10个关键靶点为:TP53、AKT1、JUN、TNF、MAPK1、IL6、HSP90AA1、RELA、MAPK8、VEGFA,通过靶点富集获取GO条目558个,KEGG条目99个,主要富集到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作用。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显著疗效,临床治疗PCP优于常规康复治疗。本文以临床为基础,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PCP疗效显著的作用机制,分析研究流程符合《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指南》要求,具有可靠性、规范性与合理性,为临床应用中药防治PCP提供了案例与理论依据。
- 赵任杰王学明陈芳民岳昭娣刘易博于子夫于少泓
-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网络药理学小儿脑性瘫痪
- 臂丛神经阻滞后肩部扳法治疗漏肩风56例
- 2002年
- 王学明时晓光
- 关键词:臂丛神经漏肩风
- 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肌张力改善的临床研究
- 2020年
- 目的研究探讨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肌张力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偏瘫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其中给予对比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运动疗法。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肌张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肌张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偏瘫患者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肌张力,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效率,并以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王学明
- 关键词:运动疗法偏瘫肌张力
- 腰椎硬膜外注射加腰椎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
- 2001年
- 王学明时晓光苏原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 臂丛神经阻滞后肩部扳法治疗漏肩风临床研究
- 王学明刘文泉臧西国郭京娟英若兰杜兰民姜丽涛
- 本方法弥补了中医疼痛临床之不足,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先后对108例典型漏肩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主要采取臂丛神经阻滞后肩部扳法治疗,在治疗前查心电图、测血压、拍治疗侧肩关节...
- 关键词:
-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漏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