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
- 作品数:48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欲”之四境界——消费社会中人与“欲”的关系探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欲"是有生命的人的原始本能,人按照本能之欲去行动,去改变自然构建人类社会,一部人类史就是人的欲望不断实现与满足、再实现再满足的历史,可以说,是"欲"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向善、向美,当然也有向恶、向丑的歧出,故而对"欲"需做道德的规导和美的提升,使"欲"更具有创造力,有"欲"的人生更具有意义,实现"欲"与人从自然状态到自为状态的进程,为当下消费社会中的"欲"与人寻找一条合适的可持续发展的路。
- 王雅叶志雁
- 关键词:消费社会节欲
- 以诚立信——诚信辨证与当代诚信观建设
- 2012年
- 诚信问题是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比较多,但有一点关注不够,就是人内心之诚如何确立,而这恰恰是诚信的内在基础。从传统诚信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诚"属于人的内在德性,"信"偏重于在与他人关系中表现出的道德品行。二者内外互补使诚信真诚信实。当代诚信观的建立,在强调制度性建设同时,需尽量使制度性的规范与人的内在心性相协调,在"诚"、"信"与人之间建立起内在有机的联系,使诚信成为人的内在德性自觉。
- 刘东升王雅
- 关键词:诚信诚信观
- 儒家之仁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方式
- @@在儒家的五伦思想中,仁是最基本的、核心的观念和思想,也是最不易达致和实现的道德境界。孔子及后世儒家之所以把仁作为核心思想,目的是为了唤醒人的仁心、激发仁的仁行、实现一个充溢着仁道的人类社会,所以,儒家的仁自身蕴涵着实...
- 王雅
- 儒家“内圣外王”的情感维度
- 2019年
- 儒家的“内圣外王”是理想人格与理想政治的合一,与人的情感有密切关联。孔子及其后世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将始自自然血缘的“亲亲之爱”推至“爱众”以致“泛爱万物”的道德情感,而由爱亲——爱人——爱物的“推”“扩”就是“内圣”而致“外王”的实现。其在士庶人阶层的体现是“达则兼善天下”的君子人格;其在统治阶层的体现是统治者需要将道德情感推至于天下百姓,从而实现“推恩足以保四海”“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 王雅谭功哲
- 关键词:儒家思想情感孔子
- “平民教育”理念在独生子女家庭教养中的意义
- 2014年
- 独生子女及家庭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主体结构存在是中国社会的独有现象。中国独生子女问题自其出现之日起就受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人口学等学科的关注,指出了独生子女一些问题。我们认为独生子女的问题首先是家庭教养问题,是父母教养理念和方式的问题。为此我们依据现代多元异质社会对人的要求,把"平民教育"理念引进独生子女的家庭教养中,对独生子女进行"平民教育",而不是"少爷小姐"式的"贵族"教育、"人上人"的"精英"教育,片面追求智力忽略完整人格发育的应试教育。使独生子女接受"人中人"的生存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保持平等人格、平常心态,具备平治修齐的能力,做一个有知识力、有生产力、有公德心的"整个的人"。
- 王雅
-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教养
- 船山易学中的“乾坤并建”思想被引量:1
- 2017年
- "乾坤并建"是船山的创见,是船山易学最重要的解易体例和易理基础,在船山易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船山从《周易外传》到《周易内传》对于"易理"的阐发越来越丰富,从而构建起易学史上最为完整、恢宏的易学体系。船山解易不拘泥于具体的卦爻辞,而是以更加宏大的视野,综合象数和义理,于错综变化中推究人事物理。在整个易学史上而言,船山的"乾坤并建"说事实上是把"错综"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乾坤并建"也是船山"象数"与"义理"并重最有力的理论证据。
- 王雅刘明山
- 关键词:乾坤并建阴阳
- 以冠婚之礼看儒家人生之礼在中韩的变异与更新
- 2014年
- 儒家人生之礼以冠、婚、丧、祭人生四大节点的一系列仪式性规定,对人的心性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塑造,并揭示人生的意义,规划人生的方向,提升人生的境界。重复展演的儒家人生之礼,以艺术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教化人,引导人向上、向善、向美。儒家人生之礼自周代的《仪礼》到宋代的《朱子家礼》始终以"礼者,时为大"和"缘情制礼"的原则更新礼的仪式,古代朝鲜儒者亦如之,朝鲜李朝建国初即提出:"冠婚丧祭,国之大法",要"参酌古今,定为著令,以厚人伦,以正风俗"。用儒家人生之礼培养个体品德,规定个体对家庭社会共同体的责任,用礼仪调整人与人、人与群体和社会的关系,这些都是儒家人生之礼的文化特质。
- 王雅
- 关键词:儒家冠礼婚礼
- 授知于民提高农民的文化地位
- 2005年
- 由于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不力、农民对文化资源的占有量严重不足等原因,导致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其文化地位极为低下。因此,要提高全社会对农民文化地位的认识,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用公共的主流文化“型塑”农村或农民的亚文化,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弱势文化地位。
- 王雅吴建利
- 关键词:农民文化地位
- 从“小大之辩”看庄子“逍遥”之旨被引量:3
- 2016年
- 《庄子·逍遥游》以鲲鹏和斥鷃为喻,通过"小大之辩"阐发其"逍遥"之旨,"小大之辩"是进入"逍遥游"的门径。本文通过对《庄子·逍遥游》及"郭象之注"和"支遁之注"的分析,认为《庄子·逍遥游》的真实含义既有郭象所谓的"任性逍遥"和支道林的"至性逍遥"之意,更具有"尽性"努力以达逍遥之境之意,其表现出来的思想旨趣并非如通常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无奈的个体的心灵自由,而是蕴涵着与天地万物相往来的"道通为一"的大自由、真逍遥。
- 王雅刘明山
- 关键词:逍遥
- 化合古今中西以建设新文化——梁启超新文化思想研究
- 2015年
- 梁启超是晚清及民国时期政治、思想界的领军人物,从1895年"公车上书"登上政治思想舞台,以《新民说》影响数代中华热血青年,1919年点燃五四爱国运动导火索。以强烈的爱国情感,毕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上下求索;为建设适应时代和世界的中国新文化而化合古今中西;以世界主义的视野塑造新国民,唤醒民族精神之自觉。
- 王雅刘东升
- 关键词:新文化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