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旻
- 作品数:13 被引量:7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益肾健脾止血法干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止血法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2例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分成3组,空白组35例采用常规方法用药(予止血敏、输注单采血小板等);治疗1组34例为常规治疗、同时于化疗开始时加服三子补血汤干预,治疗2组33例为常规治疗、并于化疗结束后加服三子补血汤干预。结果:治疗1、2组患者化疗后15天的血小板数、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空白组,血小板输注量和输注人数较空白组减少,有良好疗效。治疗1组化疗后血小板数高于治疗2组,体现出化疗早期中药干预优于化疗结束后中药干预,最佳治疗时间窗应在化疗时同时服用中药。结论:益肾健脾止血法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具有满意疗效。
- 傅华甘欣锦杨文忠沈伟徐旻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辨证分为心血瘀阻、寒滞心脉、痰阻心脉、心气亏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6型;同时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其狭窄程度积分。结果:痰阻心脉证的冠状动脉积分明显高于心血瘀阻证、寒滞心脉证、心气亏虚证和心肾阳虚证(P<0.01);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冠状动脉积分高于心气亏虚证(P<0.01);三证相兼组冠状动脉积分比单证组、二证相兼组高(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不同证型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不一,痰阻心脉证、心肾阴虚证和心肾阳虚证是胸痹心痛危重证型。
- 陈昕琳诸宁李广浩彭欣徐旻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胸痹心痛证候研究冠状动脉造影
- 电针结合电疗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电疗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运用电针结合电疗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麻仁软胶囊治疗。治疗第5天、第10天及随访1周时分别观察两组的总体疗效和主要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这3个时段的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中便次和粪质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电疗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疗效确切。
- 王延红魏华凤徐旻
- 关键词:习惯性便秘老年电针电疗
- 姚乃中运用温肾益精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被引量:13
- 2017年
- 介绍姚乃中教授运用温肾益精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认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出血仅是表象,主要病机是肾精亏虚、肾阳不足为本,瘀血停滞为标,属本虚标实证,病位在肾;治疗当从肾着手,强调温补肾阳、益精填髓,辅以活血消瘀止血。
- 徐旻沈伟
- 关键词: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姚乃中辨治血液病发热经验被引量:3
- 2010年
- 发热是血液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或表现为高热弛张,或低热起伏,或午后热起,常规退热治疗方法难以取效,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而且易引发变证。
- 徐旻姚乃中
- 关键词:血液病发热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
- 补肾填髓活血方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观察补肾填髓活血方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中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0例慢性ITP病例,给予补肾填髓活血方(阿胶、仙灵脾、巴戟肉、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参三七等)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CD3、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并与西药强的松对照组23例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提高血小板计数(P<0.05),但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有不同程度提高CD8水平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CD3、CD4/CD8较前提高,CD4、CD8水平降低(P<0.05),两组相比在提高CD3、CD4/CD8,降低CD8水平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填髓活血方治疗慢性ITP的疗效确切,对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徐旻沈伟姚乃中
- 甘欣锦运用扶正化痰散结法治疗老年恶性淋巴瘤经验撷英被引量:10
- 2015年
- 从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辨证论治、辨病治疗等方面介绍甘欣锦治疗老年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经验,并附病案1则。
- 傅华贾新颜程毅敏甘欣锦沈伟徐旻
- 关键词:中医药老年人
- 姚乃中辨治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验案1则被引量:3
- 2009年
- 徐旻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医疗法医案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血热证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比较阴虚血热证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与其他证型患者间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l)水平有显著差异,为进一步寻找阴虚血热证ITP的治疗靶点提供物质基础。
- 甘欣锦沈伟徐旻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中医药分层辨治惰性B细胞淋巴瘤被引量:3
- 2014年
-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恶性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7.5%,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35万新发病例,死亡人数超过20万。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0.02‰,每年新发病例2.5万人,死亡2万人,呈上升趋势。死于该病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9.9岁,而所有恶性肿瘤平均病死年龄为58.2岁[1],这迫使我们要进一步探索恶性淋巴瘤治疗的有效措施。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了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重新分型:包括B细胞肿瘤、成熟T/NK细胞肿瘤、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病)和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PTLD)四大类[2]。在B细胞肿瘤中,惰性B细胞淋巴瘤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亚型,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脾边缘区淋巴瘤、浆细胞瘤、滤泡性淋巴瘤等。其临床特点有:(1)生长速度缓慢;(2)部分类型早期无明显放化疗指征,处于观察期;(3)常于化疗后有残余淋巴结,从而难以达到完全缓解;(4)治疗后易复发。中医药治疗恶性淋巴瘤有效并可以缓解症状或体征,并延长生存期。因而总结、整理、提炼诊治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经验,探索规范化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中医治疗意义重大。
- 甘欣锦傅华沈伟徐旻
- 关键词:淋巴瘤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