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世华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巢湖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法律
  • 4篇法律素质
  • 3篇大学生
  • 3篇基础课
  • 3篇广告
  • 3篇法律基础
  • 3篇法律基础课
  • 3篇法律行为
  • 2篇教育
  • 2篇教育初探
  • 2篇基础课教学
  • 2篇教学
  • 2篇法律基础课教...
  • 1篇大学生法律素...
  • 1篇多媒体作品
  • 1篇行政
  • 1篇行政违法
  • 1篇行政违法行为
  • 1篇虚假广告
  • 1篇虚假广告行为

机构

  • 7篇巢湖师范专科...

作者

  • 8篇曹世华

传媒

  • 3篇巢湖师专学报
  • 1篇法学研究
  • 1篇法制与经济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中央政法管理...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年份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广告创意的知识产权保护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根据广告创意的本质和价值、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规定以及国外有关立法例和学说认为:由广义创意构成的“广告策划书”可作为“科学作品”给予版权保护,由狭义创意构成的“广告作品”则类似于“边缘作品”,在满足版权作品条件时亦可受到版权法保护;同时,有些广告创意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作为“商业秘密”、“商业标志”等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
曹世华
关键词:广告创意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也谈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
1998年
曹世华
关键词:悬赏广告民事法律行为法律性质成立要件民事法律关系广告法
浅议法律基础课中的案例教学
1999年
案例教学在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法律素质和高校法制教育的水平,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案例教学应遵循为教学目标服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原则;本文最后提出了案例教学的理想模式。
曹世华
关键词: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法律素质
版权理论中的创作概念被引量:14
1997年
版权理论中的创作概念曹世华一、创作概念在版权理论中的地位创作不仅是一切精神产品产生的前提,而且是版权法律关系赖以发生的基础,正如保罗·戈尔茨坦所言:“如果仅用一名话来表示的话,版权所讲的是作品的创作(authorship)”。〔1〕就抽象水平而言,...
曹世华
关键词:版权制度著作权法版权立法版权法版权保护多媒体作品
大学生法律素质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
1999年
本文从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和大学生法律素质状况出发,指出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应把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整体水平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对该门课程教学规律的揭示,指出了其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并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该门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和理想模式。
曹世华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质法律基础课教学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大学生法律行为教育初探
2000年
法律行为素质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法治意义;高校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属性和大学生法律行为素质的现状决定了该门课程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法律行为素质作为追求的目标;加强法律行为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法律行为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大学生法律行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和理想模式。
曹世华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法律基础课法律素质
虚假广告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被引量:3
1997年
一、关于虚假广告的法律界定虚假广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欺骗性虚假广告;另一类是误导性虚假广告(当然,有些是两种特性兼而有之)。对于欺骗性虚假广告的界定一般并不困难,识别这类广告只需将事实与广告显示说明两相对照便知真假。就误导性虚假广告而言,情况则要复杂得多。所谓误导性虚假广告,是指利用受众对特定对象产生的错误理解,使受众对商品或服务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造成了负面社会效应的广告。目前社会上存在的误导性虚假广告主要有如下四种情况:
曹世华
关键词:虚假广告行为误导性现代广告行政违法行为欺骗性
大学生法律行为教育初探被引量:10
2000年
曹世华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