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剑
- 作品数:1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爱与恶三步曲——论《郑伯克段于鄢》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 2009年
-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里的一篇重要散文,反映的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利争斗的事情,文章通过母子、兄弟之间的矛盾,刻画了郑庄公、姜氏、共叔段三个人物的形象。作者借助于人物的言语行为来反映他们的形象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且每一人物的言行都是以三为限,借此成功表现了富有立体感的形象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并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赵明剑
- 谈《郑伯克段于鄢》的用字和实词特点
- 2009年
- 文言文之所以不同于现代文,是因为它的语言特点。文言文用字比较特殊,有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这些现象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但在文言文里却比较突出,学习时需要认真对待;词汇方面,因为旧词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新词也不断地产生,造成古今词义差别较大,所以,学习时需要细心谨慎辨析。只有把握住这两项关键问题,才能够正确理解文言文。
- 赵明剑
- 关键词:《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 浅析《郑伯克段于鄢》的文言特点
- 2009年
- 文言文之所以不同于现代文,是因为它的语言特点。文言文用字比较特殊,有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这些现象在文言文里比较突出,学习时需要认真对待;词汇因为发展变化快,古今差别较大,学习时需要细心谨慎辨析;语法古今虽然变化不大,但词类的活用和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也有很大区别,学习时需要掌握文言文的语法规律。只有把握住这三项关键问题,才能够正确理解文言。为了辨明文言文的词汇和语法特点,这里就《郑伯克段于鄢》的文言词汇和语法做一浅析。
- 赵明剑
- 关键词:文言
- 谈谈词类活用
- 2009年
-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本文探讨了古汉语词类活用教学,使学生学得容易,掌握得牢田,并采用古今汉语对比的方法重点做了讲解。
- 赵明剑
- 关键词:古汉语词类活用教学
- “借”美人计——谈电视剧《三国演义》第42集的计谋
- 2009年
- 《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军事战争小说,小说里发生的战争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运用的计谋也不计其数。战争的胜负是由这些计谋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的,计谋成功了,战争就胜利了,计谋失败了战争也告负了。电视剧成功地把这些计谋形象地展现出来,很好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真实地再现了战争中的矛盾。总结这些计谋成败的原因,大概不外乎两点:一是使用计谋的成功在于熟知对象性格特点。二是使用计谋的成功在于细密周详的安排。电视剧《三国演义》第42集的美人计就充分表明了这两点。
- 赵明剑
- 关键词:电视剧《三国演义》美人计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论苏轼《江城子·记梦》与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蕈秋》的相同处
- 2009年
- 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耸立着争雄对峙、相映生辉的两座奇峰,这就是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婉约派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虽然两派争雄对峙,但却有不少词作家对同样题材的创作方法是相似或相同的。苏轼虽然是豪放派词作家,但他却创作了不少婉约词作,尤其是在爱情词创作上酷似婉约词,拿他的《江城子·记梦》与婉约派词作家李清照的《一剪梅》作一对照就可以得到证实。
- 赵明剑
- 汉字“点”笔画在造字之初表示的意义
- 2009年
- 汉字由是一笔一划构成的,“点”是汉字的基本笔画。在汉字中表示多种的意义。理解“点”在汉字中表示的意义,对学习汉字、理解汉字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构造特点,理解其造字之初的意义。
- 赵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