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桂萍
- 作品数:84 被引量:49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被引量:49
- 2010年
-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任务是将国民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忠诚,在尊重多元的民族认同基础上建构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建设包括政治认同建设和文化认同建设。其中,文化认同建设是根本,稳固的文化认同可以消解政治认同危机时国家认同危机的程度。"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必须及时回应国家一体化建构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互动态势。
- 沈桂萍
- 关键词:民族问题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
-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模式的几个问题
- 2005年
-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消除贫困,使广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真正受益;战略途径是培育民族自身内在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重要的战略保障是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 沈桂萍
- 关键词: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自我发展能力消除贫困文化发展
-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趋势被引量:6
- 2009年
- 民族关系是我国最重要、最特殊的社会关系之一。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态势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善民族政策调整的制度化、法制化渠道,通过文化整合,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 沈桂萍
-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族关系
- 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被引量:2
- 2021年
-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民族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不断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主线,应进一步增进共同性,尊重包容差异性,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沈桂萍
-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被引量:1
- 2003年
-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是党的干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要求 ,积极探索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模式 ,并在教育目标、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成为指导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重要理论 ,对今天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沈桂萍
- 关键词:第一代领导集体成人教育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藏传佛教中国化被引量:3
- 2021年
- 历史上藏传佛教的中国化,是在中原王朝对藏地治理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在藏地佛教与中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的,是以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维护国家统一为主要表现的。今天藏传佛教界坚持中国化方向,关键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与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相适应的宗教思想道德和组织制度体系;把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植入教义阐释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沈桂萍周鹏
- 关键词:藏传佛教
- 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被引量:3
- 2008年
-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中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但总体上还相对滞后;政治领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同步增强,但各民族的政治认同与现代国家建设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民族区域自治得到较大发展,但进一步落实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利仍面临一系列任务;社会交往领域,民族团结合作是主流,但局部的突发性事件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边疆地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仍有特殊的任务;在文化生活领域,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个性模糊的问题日益突出。
- 沈桂萍
- 关键词:民族问题
-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的新发展
-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又不断与时俱进,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总结国内外处理民族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12个方面总结、概括了...
- 沈桂萍
- 文献传递
- 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考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程是由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藏传佛教界的调整适应而共同进行的。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主要表现为寺庙民主改革、寺庙爱国主义
- 沈桂萍
- 文献传递
- “中华民族”建构的历史路径和现实任务被引量:4
- 2020年
- "中华民族"概念经历了从孙中山整合"汉满蒙回藏"为一体的"国族"建构,到蒋介石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再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建构。当代"中华民族"国族建构已经从"多元"走向"一体化"阶段,从各民族发展繁荣走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目标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万众一心向前进。
- 沈桂萍
- 关键词: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