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轶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警官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网络环境下的公安校园文化建设
- 2003年
- 网络的发展拓展了公安高校校园文化的空间 ,改变着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它在丰富公安高校校园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同时 ,对其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挑战。公安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重建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
- 江轶
- 关键词:网络环境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公安教育警察素质
- 论电子数据鉴定
- 2003年
- 电子数据鉴定是对依法收集的电子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鉴别其类型特点,找出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确定其证明力的司法鉴定技术。电子数据鉴定的客体表现为与诉讼案件相关的事物,电子数据鉴定的结论就成为具有证据效力的法定证据之一。应研究电子数据鉴定的原理,明确电子数据鉴定的主客体,加快法律法规建设,使电子数据鉴定在维护信息网络安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 刘光明江轶林建辉
- 关键词:电子数据主客体
- 公安行政许可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被引量:3
- 2004年
- 公安行政许可是一种应申请的要式的授益行政行为 ,它是一种控制性手段 ,是一种对当事人行使权利的资格或条件是否具备的核准行为。公安行政许可应遵循许可法定原则 ,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便民、效率原则 ,权利救济原则 ,信赖保护原则 ,不得转让原则 ,监督检查原则。公安行政许可旨在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它具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 ,抵御各种非法侵害的作用。
- 江轶
- 关键词:公安行政许可
- 以法治思维和方式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被引量:5
- 2014年
- 以法治思维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是指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精神和逻辑来认识、分析、研究人民警察职业保障问题,并以法治的形式系统、准确地载明和固定人民警察职业保障的内容;以法治方式是指在法治思维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与法律程序处理和解决人民警察职业保障问题。研究并解决人民警察职业保障问题,必须弄清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二是人民警察职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三是改进和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
- 江轶
- 关键词:人民警察法治思维法治方式
- 公安院校发展的专业建设引领模式探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分析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基于新建公安院校的行业性和地方性,提出在建设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服务专业建设为主体,从行业人才需求、教学服务型学校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等角度,加强公安本科院校的社会本位价值观,以专业建设引导学科建设,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 江轶
- 关键词:公安院校学科建设
-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
- 2015年
- 人民警察的职业具有特殊属性,承担特殊使命,面临特殊风险,实行特殊管理,但现有的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在职业主体、职业行为、职业待遇、职业环境还存在很多问题。当前,健全人民警察职业制度应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纳入法治轨道,从根本上保障人民警察职业保障的权威性、公平性、稳定性。
- 江轶
- 关键词:法治思维人民警察
-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问题探析被引量:7
- 2004年
- 新的社会治安形势给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是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面对当前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发展态势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必须以维护农村治安大局稳定为目标 ,进一步提高对治安防控工作的认识 ,深入开展严打 ,以打促防 ,加强公安防控犯罪机制和社会防控犯罪机制建设 ,不断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从而切实有效地构筑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江轶
- 关键词:公安机关刑事犯罪
-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与法官自由裁量制度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对如何确定赔偿数额——这个既是热点、疑点,又是难点、重点的问题,至今尚未能形成众所普遍认可的比较科学、客观、统一的原则和方法,如何客观地评判在精神损害赔偿领域中的法官自由裁量行为,依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 江轶
- 关键词:精神损害赔偿人格权人身权《民法通则》
- 论我国司法改革中的警检关系
- 2004年
- 我国公安机关的侦查与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是刑事诉讼中前后衔接的两道工序,它们的关系模式直接影响诉讼效率和质量。现行警检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导致诉讼秩序混乱、诉讼效率低,应借鉴大陆法系国家模式,确立警检职能一体化关系,减少控诉职能主体的内部摩擦,从而提高诉讼效率。
- 江轶
- 关键词:司法改革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