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苓
-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疗效,为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中的应用提供客观临床证据。方法治疗组56例患者使用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徒手心肺复苏为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2组患者均同时使用电除颤及药物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肺复苏机(cardia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能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P<0.05)、减少并发症(P<0.05),有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但对患者的预后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临床应用疗效要好于徒手心肺复苏,值得临床推广。
- 韩振强魏海苓
- 关键词: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机心肺复苏
- 2017年天津市成人中暑患者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2017年7月以来,天津市连续出现气温高、湿度大、风力小的天气情况,天津市各医院接诊中暑患者的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加。从2017年7月1日0时至7月31日24时,天津市急诊质控中心收到21所医院急诊科联络员上报的共计473例成人中暑患者。现将中暑患者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和整理,以期提高社会及医疗机构对中暑的认识,降低该类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 王力军寿松涛柴艳芬陈兵丁钋冯卫华何振芬李志刚刘新桥庞建仿邵宝生孙丽萍王贵荣王时光魏海苓吴霄迪张虎张畔赵洪东
- 关键词:中暑成人医院急诊科病死率
- 喉罩在急诊心肺复苏困难插管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张茁魏海苓马璋茹
- 关键词:喉面罩心肺复苏术
- 长期大量饮酒肺炎患者并发ALL/ARDS的临床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长期大量饮酒者患肺炎后并发ALL/ARDS的易发性及发病机制。方法比较长期大量饮酒组与不饮酒组肺炎患者并发ALL/ARDS的比例,测定两组间的TNF-a值,并测定ALL/ARDS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结果长期大量饮酒肺炎组并发ALL/ARDS的比例明显高于不饮酒肺炎组,TNF-a值及肺水指数明显增高。结论长期大量饮酒者发生肺炎后易并发ALL/ARDS,应提高关注度,早诊断及早治疗。
- 王秀娟魏海苓
- 关键词:酗酒肿瘤坏死因子-A血管外肺水指数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脑钠肽的影响
-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BIPAP)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
方法:选择32例急性肺水肿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项参数的变化,同时与3...
- 钟晓芃魏海苓
- 关键词:脑钠肽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正压机械通气药物治疗BIPAP
- 文献传递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机械通气成功抢救心原性休克一例
-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49岁。既往有糖尿病及吸烟史20余年,主因心前区疼痛伴喘憋2天,加重10小时,于2011年7月25日入院。体格检查:血压(Bp)100/70mmHg(1mmHg=0.133kPa),呼吸:24次/分...
- 李永斌姚朱华曹月娟金涛魏海苓田卓民
- 关键词:心原性休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通气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心肾综合征的临床分型现状被引量:5
- 2013年
- 心肾综合征(CRS)是指机体同时出现的心脏和肾脏损伤及功能不全,其病理生理机制错综复杂,但最终机制均是受累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死亡或细胞凋亡加速、导致功能不全或衰竭。CRS包括不同的临床急慢性心脏及肾脏衰竭,且原发受损器官先后不同。目前,CRS的分型无统一标准,多采用Ronco分型标准分为5个亚型。科学合理的分型有赖于CRS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能指导临床医师进行正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 王秀娟魏海苓
-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肌酐
- 脓毒症毛细血管渗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3年
-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由感染病原体造成宿主免疫系统、凝血系统过度反应,进而引起机体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复杂炎症反应性综合征。在全球,每年大约有2000万~3000万例脓毒症发生,其死亡人数超过了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所致死亡的总和,已成为非心源性危重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 魏海苓
- 关键词:毛细血管渗漏脓毒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多器官功能损害感染病原体免疫系统
- 序贯通气在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有效但不能长时间耐受时,呼吸机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将43例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有效但不能长时间耐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机械通气组(对照组,25例)和序贯机械通气组(研究组,18例)。对照组患者继续给予NIPPV,无效后再改为有创机械通气(IPPV);研究组患者给予IPPV,根据病情早期脱机,序贯以NIPPV。比较2组患者最终的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对照组21例好转出院,4例死亡,病死率为16.0%;平均住院时间(16.6±4.9)d,平均住院费用(50766±21082)元。研究组17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病死率为5.5%;平均住院时间(13.7±5.1)d,平均花费(78576±25540)元。2组比较,研究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NIPPV有效但不能长时间耐受的患者,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病死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机械通气治疗,但住院费用更高。
- 辛绍斌魏海苓
- 关键词:序贯机械通气呼吸衰竭
- 一次性含加热丝呼吸机管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含加热丝呼吸管路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研究组A(54例)和研究组B(53例)。对照组呼吸机管路不含加热导丝,研究组A在吸气径路含有加热导丝(单加热丝),研究组B在吸气和呼气径路均含有加热导丝(双加热丝)。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发生时间以及引起VAP的病原菌。结果研究组A和B患者的早发性VAP发生率[分别为5.6%(3/54)、3.8%(2/5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6.4%(1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B患者的迟发性VAP发生率[9.4%(5/53)]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研究组A[分别为22.6%(12/53)、24.1%(13/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和B患者VAP发生时间均较对照组延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患者VAP发生时间晚于研究组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B及对照组患者绿脓杆菌感染率分别为7.4%(4/54)、3.8%(2/53)及34.0%(18/53),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加热丝呼吸管路较普通管路可以降低早发性VAP的发生率,使发生时间延迟;双加热丝较单加热丝可更为有效的延迟VAP的发生,并且降低迟发性VAP发生率;一次性加热丝呼吸管路可降低绿脓杆菌感染率。
- 魏海苓辛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