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振伟
- 作品数:19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痛风4例误诊分析
- 1998年
- 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痛风4例误诊分析广西民族医院冯振伟痛风为嘌呤代谢长期异常所致的一种常见病,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和痛风性肾病。但由于表现复杂及认识不足,而时有误诊。现介绍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痛风患者4例,并分析其误诊原因。1病例介绍例1...
- 冯振伟
- 关键词:痛风原发性腹痛症状误诊
- 基因敲除与肾脏
- 2003年
- 基因敲除技术是一门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兴起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已广泛用于生长发育机制、特定基因的功能、器官的功能、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的筛选的研究 ;肾脏方面的相关研究也已开展 ,在肾脏发育、功能和疾病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进展 ,本文介绍基因敲除在肾脏方面的研究进展。
- 冯振伟陈孝文
- 关键词:肾疾病
- 尿毒症脑病腹膜透析前后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变化与影像学评价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通过检测腹膜透析前后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otein,GFAP)水平的变化联合头颅磁共振(MRI)影像学比较评估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将未进行过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failure,CRF)患者按有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分为UE组和尿毒症对照组,并选择来自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UE组和尿毒症对照组在腹膜透析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分别测定血清GFAP水平和行头颅MRI检查.结果 治疗前,UE组血清GFAP水平高于尿毒症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1);UE组中检出MRI异常信号灶的患者占18/38(47.4%),尿毒症对照组中检出MRI异常信号灶的患者占2/40(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腹膜透析的进行,UE组血清GFAP水平逐渐下降,头颅MRI异常信号逐渐减轻.至治疗后4周,UE组血清GFAP水平基本降至正常水平,大部分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完全消失,仅有5例患者遗留有轻度的认知功能减退,5例中其中4例(占10.5%)患者遗留有长T1长T2信号.结论 血清GFAP水平联合头颅MRI影像学比较可以作为临床上评估UE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及透析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的有效手段之一.
- 黄振华孔德燕冯振伟叶智明陆玲娜何坤施燕春项新李洁
- 关键词:尿毒症脑病腹膜透析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IL-13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L-18表达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观察IL-13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时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7只,随机分为5组:Sham组,I/R组,C组,T-S组和T-L组。阻断大鼠双侧肾脏血流45min,再灌注24h,建立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分别于阻断血流后分别从双侧肾动脉开口注射rmIL-13(T-S组:0.5g/kg体重,T-L组:1.5g/kg体重);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检测各组大鼠IL-18血清水平和肾脏表达,以及肾功能和肾脏病理。结果:①与C组比较,T-L组肾脏IL-18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IL-18血清水平也明显下降[(102.86±32.82)ng/L vs(231.02±52.96)ng/L,P<0.01];②与C组比较,T-L组肾功能损害减轻,BUN[(43.64±11.72)mmol/L vs(19.01±6.56)mmol/L,P<0.01],SCr[(79.92±15.22)μmol/L vs(165.56±39.87)μmol/L,P<0.01],肾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肾小管损害评分明显减少(P<0.01);③血清IL-18蛋白水平与BUN、SCr呈正相关(r=0.710,P<0.01;r=0.770,P<0.01),肾组织IL-18mRNA与BUN、SCr呈正相关(r=0.716,P<0.01;r=0.762,P<0.01)。结论:IL-13能有效地抑制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L-18的表达和保护肾功能。
- 冯振伟江黎明陈孝文杨展吴平赵家明何惠娟
- 关键词:肾缺血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3
- TCRCα-575A/G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T细胞受体保守域α链基因(TCRCα)-575A/G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来鉴定基因型,以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和正常对照组TCRCα-575A/G多态性分布规律。收集一般临床指标和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与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2组均检出A、G 2种TCRCα-575A/G等位基因,3种组合基因型AA型、AG型、GG型。2组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临床资料显示: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白蛋白、血肌酐水平中任何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AA基因型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蛋白尿水平较AG和GG基因型明显升高(P均<0.05)。病理资料显示:AA基因型在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中有较高的出现频率,与GG+AG基因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P均<0.05)。结论 TCRCα-575A/G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易感性不相关,可能与较重的蛋白尿、微小病变型肾病发病、激素疗效相关。
- 项新施燕春黄典胜冯振伟陆玲娜何坤李洁黄振华
- 关键词:T细胞受体肾病综合征基因多态性
- 抗炎性Th_2细胞因子在肾脏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3年
- Th2细胞因子IL 4、IL 10和IL 13均具有抑制炎症介质产生 ,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和促进体液免疫反应的特性 ,它们与肾脏疾病有着密切关系。目前IL 4、IL 10对肾脏疾病的防治研究已经开始 ,它们主要在肾小球肾炎的防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IL 13在某些疾病的防治研究也已开始 。
- 冯振伟
- 关键词:肾疾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3
- RANTES与肾脏疾病
- 2002年
- RANTES是一种C C家庭趋化因子 ,它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 ,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单核 /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产生趋化作用 ,从而参与炎症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肾脏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在肾小球炎症、间质性肾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现、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其在肾脏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 冯振伟陈孝文
- 关键词:RANTES肾脏疾病发病机制生物学
- 肝胆疾病患者血清β—NAH同工酶测定的临床价值
- 1995年
- 利用β—NAH A和B在55℃时热稳定性不同,测定57例正常人和186例各种肝胆疾病患者血清β—NAH活力,发现患者的β—NAH活力明显升高(P<0.05~0.01),尤以β—NAHA升高为著。检测肝胆疾病的敏感度β—NAH A为78.38%,比β—NAH(71.35%)和β—NAH B(19.54%)高,也比ALT(51.85%)、AST(7.47%)、STB(43.61%)和PT(49.54%)高。在各疾病组中以急性肝炎组和胆道阻塞组为最高,与其它组相比P<0.05。慢迁肝组、慢活肝组、肝硬化组血清β—NAH及β—NAH A活力略呈上升趋势,可能与肝纤维化进程有关。
- 冯振伟谭维中陈振侬洪瑞香
- 关键词:同工酶肝疾病胆疾病
- 思密达、锡类散和激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 1998年
- 冯振伟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灌肠疗法思密达锡类散激素
- Hepcidin-25及铁代谢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美国,CKD的发病人数达260万,占总人口的8%。在中国,CKD发病率为13%,而在日本,约有20%的成人患有3~5期的CKD。心血管疾病是导致CKD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在控制了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影响后,仍发现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随着肾衰竭的进展而增高。
- 黄振华冯振伟陆玲娜何坤李洁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铁代谢疾病危险因素CKD发病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