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樟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教育
  • 6篇高校
  • 5篇教学
  • 4篇实验室
  • 3篇后勤
  • 3篇高校后勤
  • 2篇实验教学
  • 2篇教学实验
  • 2篇教学实验室
  • 2篇教育思想
  • 2篇后勤服务
  • 2篇基础课
  • 2篇高校后勤服务
  • 2篇高校实验
  • 2篇高校实验室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思想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 1篇大众化

机构

  • 10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张樟
  • 1篇殷巧生
  • 1篇王桂玲

传媒

  • 6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江苏高教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做好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全面促进实验室工作
1998年
张樟
关键词:高校基础课教学
简论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被引量:9
2000年
本文从创新教育的实施要求出发 。
张樟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育创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机制
试论高校实验室体系的建构被引量:2
1996年
试论高校实验室体系的建构南京理工大学张樟具有规模相当、结构优化、设备先进、队伍整齐的实验室体系,对于高等院校的硬件基础和软件支撑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正如朱开轩同志所言:‘实验室建设是办好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实验室工作的发展是高等...
张樟
关键词:高校实验教学
论高等院校实验室体系的建构
1996年
任何一所合格的高等院校要完成其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功能,都必须以三个基础为支撑,即高水平的跨世纪师资队伍、高质量的教材建设和现代化的实验设施与手段。就高等学校的教学方式而言,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社会教学是三种主要形式,特别是未来的高等教育对教育手段提出了越采越高的要求,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处理、信息传递的速度与广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与渗透、学校办学的规模与质量、学科的发展与专业的建设都要求高等院校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与综合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这将是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进步,完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的基本保证。
张樟
关键词:实验教学体系高校实验室设计性实验规划建设
论教育后勤服务产业新体系的构建——兼谈对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的借鉴被引量:3
2009年
教育后勤服务水平的高低对高校的发展意义重大,建立教育后勤服务产业新体系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主要目标。美、英、德、法、日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各有特色,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在教育后勤服务产业新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该推动教育后勤管理模式改革、加大对教育后勤服务的投入、加强教育后勤服务队伍建设、健全教育后勤服务监管体系。
张樟殷巧生
论思想教育的教育思想
1998年
张樟
关键词:思想教育教育思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毛泽东思想个性教育教育实践思想教育工作
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下的办学形式改革:问题与对策
2006年
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调整与改革,但是伴随这一过程,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却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同时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虽然较快,但在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还相对较弱,这是我们必须要加以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张樟
关键词:大众化高等教育
论后勤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从高校后勤服务为高校顺利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后勤服务的场所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后勤服务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以及后勤服务是高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重要突破口等四个方面, 阐述了高校后勤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张樟
关键词:高校后勤服务思想政治教育
论高校后勤服务的教育属性被引量:10
2005年
高校后勤服务的教育属性就是高校后勤服务这一事物自身内涵对教育的包含及其外延与教育的关联。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后勤服务教育属性的主要特征及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对其的影响因素,阐述正确认识和把握其教育属性对当前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张樟
关键词:高校后勤服务教育属性
抓好评估,全面促进实验室工作改革与发展被引量:4
1999年
介绍了基础课实验室评估的6项基础工作。开展实验室评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评估指标体系是当前高校实验室工作的目标与标准;评估工作的过程是实验室体制改革、加速建设、与强化管理的过程,抓好“三个结合”,真正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全面促进实验室工作改革与发展。
张樟王桂玲
关键词:基础课教学实验室指标体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