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刚

作品数:65 被引量:403H指数:13
供职机构:凉山彝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艾滋病
  • 26篇病毒
  • 14篇艾滋病病毒
  • 11篇抗病毒
  • 11篇抗病毒治疗
  • 11篇HIV/AI...
  • 11篇病毒治疗
  • 8篇哨点监测
  • 8篇HIV/AI...
  • 6篇彝族
  • 6篇感染者
  • 6篇艾滋病患者
  • 6篇HIV
  • 6篇HIV感染
  • 6篇病患
  • 5篇影响因素
  • 5篇吸毒
  • 5篇吸毒人群
  • 4篇依从
  • 4篇依从性

机构

  • 42篇凉山彝族自治...
  • 21篇四川大学
  • 13篇四川省疾病预...
  • 11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凉山州疾病预...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云南省疾病预...
  • 2篇凉山彝族自治...
  • 2篇凉山州第一人...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成都市龙泉驿...
  • 1篇四川性社会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护理职业...

作者

  • 50篇余刚
  • 38篇王菊
  • 26篇廖强
  • 22篇王科
  • 21篇龚煜汉
  • 20篇王启兴
  • 18篇杨淑娟
  • 16篇肖琳
  • 15篇边仕超
  • 8篇尹碧波
  • 8篇刘茜
  • 7篇刘中夫
  • 7篇张素华
  • 6篇南磊
  • 6篇张广
  • 5篇李洋亚
  • 5篇翟雯雯
  • 4篇刘莉
  • 3篇胡莹
  • 3篇俞海亮

传媒

  • 20篇中国艾滋病性...
  • 11篇预防医学情报...
  • 7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2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1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10-2015年社区人群HIV哨点监测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社区人群HIV流行趋势及HIV感染者相关行为特征的变化情况,探讨艾滋病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 在凉山州社区人群省级艾滋病监测哨点(德昌县、宁南县和布拖县),调查对象为年龄≥ 15岁城镇和农村居民,采用多阶段、分层、按比例抽样,2010-2015年共需调查样本量14 092人次。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收集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行为学和血清学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和各年HIV感染的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0-2015年凉山州社区人群哨点监测完成调查共14 092人次,发现HIV感染者267人,2010-2015年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4%(70/2 162)、3.07%(72/2 345)、1.17%(28/2 399)、1.38%(33/2 400)、1.42%(34/2 391)和1.25%(30/2 395)。彝族聚集为主的布拖县HIV感染风险高于汉族聚集为主的德昌县和宁南县(OR=3.83,95%CI:2.25-6.52);增加HIV感染风险的相关因素包括男性(OR=1.77,95%CI:1.30-2.40)、彝族(OR=4.40,95%CI:2.56-7.57)、离异或丧偶(OR=28.57,95%CI:4.56-178.95)、共用针具吸毒(OR=8.53,95%CI:3.99-18.25);降低HIV感染风险的相关因素包括初中及以上学历(OR=0.59,95%CI:0.37-0.97)、固定性伴安全性行为(OR=0.21,95%CI:0.05-0.96)、临时性伴安全性行为(OR=0.46,95%CI:0.28-0.76)。结论 2010-2015年,凉山州社区人群中HIV抗体阳性率较高。男性、彝族、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离异或丧偶、共用针具吸毒等因素增加社区人群感染HIV的风险。
姚永娜杨淑娟王启兴余刚廖强肖琳龚煜汉王科张素华翟雯雯张建新王菊边仕超刘茜
关键词:HIV感染哨点监测彝族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11-2013年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相关行为特征及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 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相关行为特征,探讨艾滋病在该人群中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凉山州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进行资料收集,采用EpiData 3.1软件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采用 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1-2013年监测5 871人,农村未婚青年HIV阳性检出率为3.45%(201/5 833)。27.56%(1 607/5 833)的未婚青年有过外出打工史,性行为的发生率为31.72%(1 850/5 833),其中41.46%(767/1 850)发生过偶遇性行为,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仅为3.46%(64/1 850),5.04%(294/5 833)的未婚青年承认吸毒,其中34.35%(101/294)选择注射吸毒,共用针具比例高达84.16%(85/101)。感染者中外出打工、性行为、偶遇性行为、吸毒及注射毒品的比例均高于非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8.72、104.43、4.20、154.39、55.94,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彝族、文盲、外出打工、从未使用和有时使用安全套及共用针具是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形势严峻,性行为发生率高而安全套使用率低,吸毒者中普遍存在注射毒品和共用针具现象,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强的彝族男性感染风险更高。
张素华罗敏杨淑娟廖强王启兴余刚肖琳龚煜汉王科王菊边仕超刘茜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哨点监测未婚青年
凉山州HCV感染者吸烟饮酒情况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HCV感染者吸烟饮酒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关怀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德昌县和布拖县HC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一对一调查。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元Logistic分析等方法。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89份。其中382人(78.12%)吸烟,194人(39.67%)饮酒,开始吸烟年龄(18.69±5.72)岁,日吸烟量(17.79±7.30)支。与吸烟行为相关的变量中,男性(OR=56.744,95%CI:23.390~138.252)相较于女性、注射毒品(OR=4.302,95%CI:2.195~8.429)相较于性传播吸烟概率更高等。与饮酒行为相关的变量中,男性(OR=6.145,95%CI:2.027~18.627)相较于女性、HCV单独感染(OR=2.026,95%CI:1.354~3.032)相较于HIV/HCV合并感染饮酒概率更高等。同时吸烟饮酒行为的相关因素中,男性(OR=29.458,95%CI:7.044~123.197)相较于女性、共用注射器(OR=1.832,95%CI:1.144~2.932)相较于未共用注射器人群、未接受HCV治疗(OR=1.631,95%CI:1.002~2.657)相较于已进行HCV治疗人群、HCV单独感染(OR=2.674,95%CI:1.652~4.328)相较于HIV/HCV合并感染人群同时吸烟饮酒概率更高。结论HCV感染人群中,对于男性、曾经注射毒品、未接受HCV治疗、无HIV合并感染人群应重点关注,加强健康教育,做到戒烟戒酒。当进行疾病筛查或治疗时,对相应重点对象开展吸烟饮酒行为调查,实施动态管理,积极干预,以提高HCV治疗效果或延缓疾病进程。
余刚张玉莲吉克春农买泓王菊王忠红王玉兵布格阿呷裴芳王世宇刘旖梅婷张瑜刘根体裴容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吸烟饮酒
2017年凉山州吸毒人群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不同地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情况和流行因素,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17-04/06哨点监测期内,选取吸毒人群监测样本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血清学调查,样本来源于强制戒毒所、社区、美沙酮门诊调查,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本次监测以男性、彝族、20~50岁、在婚、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以下为主,注射吸毒行为和共用针具行为美姑县最高,所占比例分别是81.60%和50.80%,吸毒后性行为最低的是西昌,所占比例是8.18%,各县最近1年,与配偶/同居者有性行为的人数所占比例较高,同时伴有少许的商业性性行为,并且存在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情况,西昌HIV抗体确认结果阳性率最低(9.23%),HIV抗体确认结果阳性率最高的是越西、昭觉、美姑,阳性率分别为38.0%、33.20%和27.20%。梅毒阳性率最低的2位是美姑县和金阳县,分别为0.80%和1.20%,HCV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最高的是越西县49.20%,最低的是金阳县20.00%。结论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行为及吸毒后性行为是感染HIV、梅毒、丙肝的主要因素;其次,安全性性行为能减少HIV、梅毒、丙肝的性传播。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提供/交换、同伴教育均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良好方式。
王科余刚尹碧波王菊
关键词:吸毒人群哨点监测艾滋病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基于健康信念模式(HBM)分析四川省凉山州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依从性教育提供科学思路。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纳入7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面对面进行访谈,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治疗现状、基于HBM的依从性认知情况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723名调查对象接受了调查,其中87.55%的调查对象艾滋病临床试验小组(ACTG)依从性指数在95分及以上,总体服药依从性较好。感知到益处(β=1.568,P<0.05)与自我效能(β=1.742,P<0.05)是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自我效能与感知到益处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83(P<0.05)。结论基于HBM,通过增强患者自我效能以及对疾病和其治疗的认知可以提高HIV/AIDS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黄玉玲贾思艳杨淑娟吉克春农钟世勇高建美余刚王菊李天露余彬杨一挥唐雪峰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健康信念模式依从性
2010—2019年凉山州抗病毒治疗吸毒人群HIV/AIDS患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凉山州2010—2019年抗病毒治疗吸毒人群HIV/AIDS患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利用艾滋病基本防治信息系统中2010—2019年现住址在凉山州经吸毒感染艾滋病病毒且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计算研究对象截止观察终点的平均生存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研究对象生存时间的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9968例,共随访571762人月,平均年龄(33.84±6.90)岁,平均生存时间(41.47±26.96)月。至随访观察终止时间,死亡1197例,治疗第6月、第12月、第36月、第60月和第120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9.23%、98.36%、93.37%、87.94%和77.66%。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49岁、男性、BMI<18.5kg/m2、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感染HBV、疾病处于Ⅱ期及以上阶段、随访机构为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治疗方案为TDF/AZT+3TC+NVP、确诊至启动治疗时间间隔≥6个月以及治疗过程中存在脱失的HIV/AIDS患者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结论为降低凉山州吸毒HIV/AIDS患者的死亡风险,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提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进一步提升随访服务及治疗质量,加强追踪管理,改善生存状况。
任建华贾思艳车双双余刚王菊高鑫曾亚莉李菊梅卓玛拉措杨一挥黄玉玲
关键词:HIV/AIDS患者吸毒人群抗病毒治疗
2019—2020年凉山州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开展人群流感监测,动态掌握凉山州流感流行水平及不同毒株流行状况,为政府制定流感等重点呼吸道传播疾病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19—2020年按照《四川省流感监测方案》征集样本,并开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主要检测方法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项目包括H5、H7、H9、H1N1、B型流感、BV、By等,研究数据来源于实验室流感监测收样登记和检测结果登录数据库,率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凉山州2019年监测样本共计845人份、2020年为717人份;2019年甲型通用引物阳性率为17.28%、2020年为2.65%;2019年,6~11岁组、12~17岁组、60岁及以上组监测对象甲型通用引物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0岁组甲型通用引物阳性率低于其他年龄组,不同年龄组甲型通用引物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9,P<0.01)。结论2019年凉山州流感监测阳性率较高,2020年流感监测阳性率下降明显,今后凉山州应当加强流感监测工作,并及时分析研判流感呼吸道传播疾病疫情,流感等呼吸道传播疾病高发季节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防控措施的宣传干预。
邓勇肖琳汪培章邓云琼廖强陈琦詹紫艳吉克春农余刚
关键词:流感呼吸道传播
凉山州2017-2019年新报告HIV/AIDS患者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自1995年从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艾滋病疫情逐渐蔓延。为阐明凉山州2017-2019年开展艾滋病防治攻坚工作以来的疫情现状及变化趋势,本文分析期间新报告HIV/AIDS患者流行特征,为制订凉山州艾滋病防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余刚李天露王忠红能格阿几沙马补都吉克春农杨淑娟
关键词:HIV/AIDS患者吸毒人群HIV感染者艾滋病防治艾滋病疫情疫情现状
2020年凉山州美姑县彝族中小学生龋患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了解凉山州彝族聚居地区中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为制定切合当地实际的龋齿防治等口腔健康促进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提升彝族青少年生长发育速度和水平。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样本,于 2020 年 11月,对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县城关小学和美姑中学的彝族中小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由专业医师采用口腔健康检查的方法收集中小学生龋患数据,采用龋失补率及其构成比、龋均等指标分别描述乳牙和恒牙龋齿患病人群覆盖和严重程度。结果共调查 8~17 岁中小学生 1 072 名,中小学生乳牙龋失补率为 31.53%,其中,小学生乳龋失补率为 62.64%,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18,P<0.01);彝族中小学生恒牙龋失补率为 63.71%,初中生恒牙龋失补率为 69.07%、高中生为 69.55%,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2,P<0.01);彝族中小学生乳龋均为 1.07,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47,P<0.01);彝族中小学生恒龋均为 1.49,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1,P<0.01)。结论 2020 年美姑彝族中小学生龋患率明显高于国内研究水平,当地中小学生不但受龋患影响的覆盖面较广,且龋患严重程度也较为突出。凉山州彝族聚居县区应重点开展中小学生龋患的筛查,对筛查出龋患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服务,尤其应当将龋齿防治服务关口前移,从小学低年级介入,重点针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学生。
廖强朱天宇吉克春农余刚关陶付立文
关键词:龋患彝族
四川省凉山州2008-2013年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8
2015年
目的 分析四川省凉山州2008-2013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探讨其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为制订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选取凉山州2008-2013年期间诊断的艾滋病患者,收集其基本人口学及感染、发病、治疗、死亡等相关信息,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8 321例艾滋病患者确诊艾滋病年龄范围18 - 87.5岁,平均(34.2±9.8)岁,死亡3 021例,接受抗病毒治疗(ART)患者3 721例.研究对象总病死率由2008年的43.9/100人年下降到2013年的20.7/100人年,治疗组病死率由2008年的27.3/100人年下降到2013年的5.1/100人年,未治疗组病死率维持在45.0/100人年至50.8/100人年;治疗比例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5.8%上升到2013年的54.5%.所有艾滋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5.1个月,其中未治疗组为18.4个月;所有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与治疗、确诊艾滋病年龄以及感染HIV途径有关(P<0.05),未接受治疗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接受治疗者的5.78倍,但与性别、民族无关(P>0.05);治疗组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与性别、确诊艾滋病时年龄、民族、感染HIV途径、确诊艾滋病时CD4+T细胞计数、治疗基线CD4+T细胞计数和基线贫血有关(P<0.05);未治疗组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主要与确诊艾滋病年龄有关(P<0.05),与其余因素无关(P>0.05).结论 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治疗时机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治疗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提示加强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与监测、及早发现和确证艾滋病患者、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是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延长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途径。
邓玲刘中夫张石则豆智慧王启兴马烨龚煜汉余刚王菊俞海亮苗逢雨
关键词:艾滋病病死率抗病毒治疗回顾性队列研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