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飞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散射
  • 2篇极化
  • 2篇建筑
  • 2篇建筑物
  • 2篇建筑物高度
  • 1篇信息提取
  • 1篇信息提取方法
  • 1篇三分量
  • 1篇三维模型
  • 1篇散射机制
  • 1篇双基
  • 1篇维模型
  • 1篇纹理
  • 1篇纹理特征
  • 1篇线极化
  • 1篇基线
  • 1篇极化SAR图...
  • 1篇海面目标
  • 1篇干涉SAR
  • 1篇ESPRIT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篇汪长城
  • 3篇李鹏飞
  • 3篇李宁
  • 2篇付海强
  • 2篇彭星
  • 1篇王萍

传媒

  • 2篇测绘工程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PolInSAR三分量分解的建筑物高度向信息提取方法被引量:3
2014年
传统的基于InSAR提取建筑物高程的方法难以区分同一分辨单元内不同散射体的高度信息。文中提出一种基于PolInSAR Freeman三分量分解的城市建筑物高度向信息提取方法,可有效获取同一分辨单元内不同散射体的散射中心。首先对极化干涉互协方差矩阵进行Freeman三分量分解,分离不同散射机制对应的相位中心,然后根据相位信息重建建筑物三维模型。利用覆盖美国加州Richmond地区的两景高分辨率TerraSAR-X极化SAR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PolInSAR三分量分解能够分离同一散射单元内不同散射体的相位中心,从而有效提取出建筑物高度向信息及其三维模型。
王萍汪长城彭星李宁李鹏飞
关键词:散射机制建筑物三维模型
一种双基线极化干涉SAR的建筑物高度估计方法被引量:2
2016年
在城区的建筑物高度估计中,散射单元内不同散射体相位中心不一致导致干涉相位混淆使得建筑物高度反演结果不精确。提出一种双基线的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建筑物高度估计方法,利用两条基线的全极化干涉数据增加观测量,通过建立干涉相位之间的优化准则消除分辨单元内多散射体的相位中心混淆的问题。利用覆盖山东省泰安市的三景高分辨率全极化TerraSAR-X数据进行实验,并通过实地调查验证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单基线方法,新方法反演获得的建筑物高度的精度更高。
李宁汪长城彭星付海强李鹏飞熊文秀
关键词:建筑物高度ESPRIT
一种优化的极化SAR图像海面目标检测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提出一种优化的极化SAR图像海面目标检测方法,结合改进的极化SAR四分量分解中的螺旋散射分量与Wishart分类器,充分利用极化散射特性、结构特征、统计特性来进行目标的自动检测。同时通过纹理特征相似性克服了Wishart分类器在无目标海域检测时容易将强度值较高的海杂波误认为目标的缺陷。采用美国无人机UAVSAR在Mexico海域和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海域获取的两组L波段全极化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的优化方法能够较准确检测海面目标,很好地降低虚警率;同时解决了Wishart分类器在无目标海域发生错检的问题。
李鹏飞汪长城付海强李宁
关键词:纹理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