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新
- 作品数:32 被引量:2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杭州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运用阀值分析法对杭州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概率矩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平衡性是杭州入境游客空间转移的主要特点,出入杭州的入境游客主要集中在杭州与上海、苏州两个节点之间;远近程市场入境游客空间转移特征差异明显,出入杭州的亚洲和港澳台等近程市场入境游客主要集中在杭州与长三角区域的主要节点之间,而欧美和大洋洲等远程市场游客空间转移节点则包含了北京、西安等;游客空间转移呈现距离衰减规律。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杭州拓展入境游客市场的相关策略。
- 王国新叶如清
- 关键词:入境旅游流
- 旅游开发促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三个阶段--以杭州小营巷创建江南红巷3A级景区为例
-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的“文脉”所在,联系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物质形态,包含着城市过去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丰...
- 刘健王国新
-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遗址保护旅游开发
- 文献传递
- 临安市山地气候旅游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1
- 2015年
- 根据15个气象站点所观测的2012年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气温垂直递减率和拉普拉斯压高方程等分析了浙江省临安市山地气候旅游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按照12个月的气候特征差异,将气候旅游资源划分为3种类型即山地休疗型(4-6月和9-10月)、避暑消夏型(7-8月)和冰雪运动型(11-3月);空间上,3类气候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窑头山、天目山,西北部清凉峰和西南部大明山、青山殿等区域。最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叠加分类综合评价了临安市山地气候旅游资源状况:海拔621 m以下不适宜3类山地旅游活动开展,海拔621~800 m适合冬季冰雪(人工)旅游活动开展;海拔800~975 m适合春秋季山地休疗活动且南坡向也可进行冬季冰雪(人工)旅游活动,海拔975 m及以上即能满足多种气候旅游活动。
- 王国新杨晓娜苏飞
- 关键词:山地气候气候舒适度
- 基于PSR模型的舟山群岛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生态脆弱、可利用土地有限已成为制约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利用PSR评价模型对舟山群岛新区近10年(2001-2010)年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总评价值从0.011 8上升到0.081 6,增长了将近7倍,土地所承受的压力逐年下降,带来的效益以及政府在环境等方面的投入响应逐年增加.研究结果表明,舟山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走向良好,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产业发展与其所依赖的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周边海洋环境的保护.
- 陈妍蓓周嘉禾沈丹凤王国新
-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PSR模型舟山群岛
- 旅游环境舒适度评价及其时空分异——以杭州西湖为例被引量:23
- 2015年
- 旅游环境舒适度是影响旅游者出行决策和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影响到目的地适游期长短和旅游设施利用率。影响旅游舒适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与环境两方面。以杭州西湖景区为研究对象,尝试将影响舒适度的空气质量、噪音等环境因素与气候因素共同纳入评价体系,选取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噪音5项指标和6个代表性检测点,进行为期1a定时定点检测,在排除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环境舒适度评价模型,研究景区尺度存在的旅游环境舒适度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不舒适时段主要集中在1月上旬到2月下旬,舒适和较舒适时段主要集中于2月下旬到7月中旬、8月下旬到11月下旬;山区与湖区各项环境指标要优于近城区、游客集聚区及交通繁忙区,平均舒适度山区(1.30)>湖心区(1.66)>城区(1.82)>近城区(2.02)>游人集聚区(2.47)>交通繁忙区(2.48)。6个观测点在不同时段表现的舒适度差异也不同,差异最大的时段出现在4月中旬到5月中旬,差异最小时段出现在1月上旬到2月下旬。温湿度与噪音存在反向协同作用,引起环境舒适度变化。温湿度舒适时段往往旅游活动频繁,导致噪音升高降低了旅游环境舒适度。温湿度不舒适期旅游活动减少使得声环境相对舒适。
- 王国新钱莉莉陈韬杨晓娜许振晓祝炜平
- 关键词:时空分异温度
- 安徽西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通过实地调查,对安徽西山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资源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丰富,特色植被景观类型多样,牡丹种植历史悠久,古树名木内涵丰富,中草药资源极为丰富。同时也存在着森林景观较为单调、行道树缺乏等问题,风景旅游区内的部分森林植被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针对这些存在问题,要重视景区景观绿地系统建设,加强植被恢复和改造,注重牡丹景观资源的保护,营建观光农业带,发展观光农业,正确处理农田耕种与植被保护的关系。
- 张建国王国新
- 关键词:植物景观风景名胜区
- 杭州市城市休闲绿地空间结构分析
- 本文综合运用反映规模差异和离散程度的指标,并结合GIS技术对杭州市2006年和2011年的城市休闲绿地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1年,杭州市城市休闲绿地的数量与面积均呈现大幅度的增长。城市...
- 舒永钢桑丽杰苏飞王国新
- 关键词:城市绿地规划空间结构
- 文献传递
- 基于AIDS模型的入境旅游者消费结构和消费选择分析——以杭州市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通过构建AIDS模型,对杭州市2000-2012年入境旅游人均天花费构成比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2006年是杭州市旅游消费结构的转折点,2006年之前入境旅游者用于基本旅游需求的支出比例逐年递增,而2006年之后却出现递减的趋势。2当所有价格都增加相同比例时,入境旅游者在基本旅游需求方面的消费将增加,但该消费是以牺牲非基本旅游需求消费为前提的。3从支出弹性来看,入境旅游者用于基本旅游需求消费的支出弹性都较为稳定,而非基本旅游需求消费受总支出年份波动影响较大。4从非补偿价格弹性和补偿价格弹性来看,无论是基本性旅游需求或非基本性旅游需求,入境旅游者对其自身价格的变化整体上都较不敏感,但非基本旅游需求往往与基本旅游需求存在互补关系,而基本旅游需求的替补关系多发生在内部。
- 王国新杨晓娜
- 关键词:入境旅游消费结构
-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不良旅游行为及其对景区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9年
- 通过现场调查、数据收集和相关性分析,对2006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不良旅游行为及其对景区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研究区采摘、践踏和乱扔垃圾三类不良旅游行为的发生概率分别为6.5%、10.3%和12.6%;采摘行为的发生概率主要与沿途的植被类型有关;重度践踏的面积与旅游者进入景区后的游览距离呈线性负相关关系;研究区游客日人均产生的垃圾量为782g,且桶外垃圾量占13.6%;研究区每周的日均游客量、每周游客量和每月游客量的波动性表明该区接待游客的季节性明显,旺季有连续数日的超负荷接待.超负荷接待导致不良旅游行为增多,景区水质由于排污设施完善而没有受到影响.
- 王国新王如松毛春红
- 关键词:环境影响
- 集群要素禀赋、集群间关系与集群成长——基于54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已有关于集群成长机制的研究大多关注于集群的内部,本文将研究视角拓展到集群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了一个基于集群要素禀赋与集群间关系的集群成长分析框架,并且通过对中国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3年数据的经验分析,最终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除了人力资本之外,集群的要素禀赋对集群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集群间关系对集群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集群的密度、集群间的地理接近程度以及集群间的产业重叠度对集群成长都有显著的倒U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区位选择、产业定位以及内部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 王国新
- 关键词:要素禀赋集群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