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敏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
  • 4篇
  • 2篇水稻
  • 2篇污染
  • 1篇稻种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亚细胞
  • 1篇亚细胞分布
  • 1篇有机质
  • 1篇幼苗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生物可给性
  • 1篇蔬菜
  • 1篇水稻剑叶

机构

  • 6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刘文菊
  • 6篇张敏
  • 3篇赵全利
  • 3篇薛培英
  • 2篇耿丽平
  • 2篇杨阳
  • 2篇孙宇
  • 2篇郑坤
  • 1篇孙洪欣
  • 1篇张雪娜
  • 1篇王建广
  • 1篇刘颖
  • 1篇张博洋
  • 1篇张世杰
  • 1篇刘昕然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外源硅和有机质对污染土壤中小麦砷、铅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研究了外源硅和有机质对铅锌尾矿区污染土壤中生长的小麦各部位砷(As)、铅(Pb)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部位砷、铅累积的规律为根系>秸秆>颖壳>籽粒;与对照相比,单施硅可促进小麦生长,降低小麦根系、秸秆和颖壳中As浓度,幅度分别为19.7%,18.5%和14.3%,同时也降低了小麦地上部Pb浓度,幅度为27.6%~47.3%;添加有机质处理则抑制了小麦的生长且增加了小麦体内砷和铅的累积;同时施用硅和有机质的处理对小麦生长及其体内砷、铅的累积情况与单施硅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可见,单施硅可促进铅锌矿区农田土壤中小麦的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体内砷、铅的累积。
张敏赵全利王钊杨阳薛培英冯宇佳刘文菊
关键词:有机质小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铅锌矿区
华北地区菜田土壤—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17
2017年
为了解华北地区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蔬菜安全水平,通过搜集2005—2016年间华北地区菜田土壤—蔬菜中重金属含量方面的资料文献,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分别分析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蔬菜摄入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华北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值分别为Hg 0.212mg/kg,Zn91.782mg/kg,Cu 27.450mg/kg,Cd 0.514mg/kg,Cr 69.155mg/kg,As 9.690mg/kg,Pb 25.967mg/kg,Ni28.786mg/kg,均低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T 332—2006)的安全限值,但每种元素均有样品超标,其超标率分别为0.19%,0.64%,0.95%,6.91%,1.35%,0.35%,1.10%,0.82%。污灌区菜田土壤重金属Cd均值高达2.204mg/kg,超出其安全限值2倍以上,且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高达2.665,属于重度污染水平。非污灌区菜田土壤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407,土壤环境质量属清洁;华北地区蔬菜中Pb和Cd存在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6.28%,1.96%。然而,目标危害系数法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Cr、Cd、Pb是引起蔬菜复合风险的最主要因素,并且茎菜类蔬菜对于人体存在明显的健康风险。
冯宇佳赵全利孙洪欣张雪娜张敏刘文菊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污染评价健康风险评价
硅/砷比对水稻剑叶和根系中砷亚细胞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以水稻品种‘Italica carolina’为试验材料,分别生长在含有As^(Ⅲ)和As~Ⅴ介质中3 d,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和亚细胞组分分级技术,研究了不同硅/砷比对水稻剑叶和根中砷亚细胞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稻无论生长在As^(Ⅲ)或As~Ⅴ条件下,根系和剑叶亚细胞不同组分中砷含量顺序为:胞液>细胞壁>细胞器。从水稻根中砷的亚细胞分布来看,As^(Ⅲ)培养条件下加硅明显降低了根系砷在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且硅/砷比10:1时根细胞器和胞液中砷的含量最低;而在As~Ⅴ培养条件下,仅硅/砷比200:1处理显著降低了根系胞液组分中的砷含量(P<0.05)。从水稻剑叶中砷的亚细胞分布来看,As^(Ⅲ)培养条件下硅/砷比10:1显著降低了胞液和细胞壁中的砷含量(P<0.05)且达到了最低值,而细胞器中砷含量在硅/砷比1:1时达到最低;As~Ⅴ培养条件下,不同硅/砷比并没有明显影响砷在剑叶中的亚细胞分布。
孙宇张敏薛培英郑坤王建广刘文菊
关键词:水稻亚细胞分布
含砷环境样品投加比例对体外胃肠模拟系统的砷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质量/体积比(体积比)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砷含量摄入物中砷生物可给性的影响。方法从饮品、食品和药品三类人体日常摄入物中选择砷含量不同的物质[菊花茶水、海带、牛黄解毒片(砷含量分别为0.04 mg/L和30、7.5×104mg/kg)],以不同体积比(菊花茶水/胃肠模拟液,1∶9、1∶5、1∶2),质量/体积比(干海带粉末/胃肠模拟液,1∶100、1∶50、1∶20),质量/体积比(牛黄解毒片粉末/胃肠模拟液,1∶1 800、1∶900、1∶600)投入胃肠模拟系统,消化一定时间(胃阶段1 h,肠阶段2 h)后测定胃肠液中的砷浓度,计算砷生物可给性。结果菊花茶水中砷的生物可给性随着体积比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在胃、肠阶段,体积比为1∶2时菊花茶水中砷的生物可给性低于体积比为1∶9时(P<0.05);且在胃阶段,体积比为1∶2时菊花茶水中砷的生物可给性低于体积比为1∶5时(P<0.05);在1∶2时砷的生物可给性最接近100%。海带中砷生物可给性随质量/体积比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在胃、肠阶段,质量/体积比为1∶50、1∶20时海带中砷的生物可给性均低于质量/体积比为1∶100时(P<0.05)。牛黄解毒片中砷生物可给性随着质量/体积比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在胃、肠阶段,质量/体积比为1∶900、1∶600时牛黄解毒片中砷的生物可给性均低于质量/体积比为1∶1 800时(P<0.05)。结论不同类型和不同砷含量摄入物中砷生物可给性均随质量/体积比(体积比)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评价砷含量不同的环境样品中的砷生物可给性,应根据摄入环境样品的种类和砷含量确定适宜的质量/体积比(体积比)。
杨阳张敏薛培英耿丽平刘昕然刘文菊
关键词:生物可给性
硅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及缓解幼苗砷毒性的效应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通过As^(Ⅲ)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试验和幼苗毒性试验,研究了外源硅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缓解幼苗砷毒性的效应。外源硅的2种处理方式为种子萌发时添加外源硅(Si1)和采用硅处理液浸种(Si2)。结果表明,发芽时介质中As浓度达到10 mg·L^(-1)时显著抑制水稻种子萌发(P<0.05),发芽率仅为80%,但是Si1和Si2处理下发芽率则提高到97%和100%,这说明外源硅可促进砷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砷浓度≥5 mg·L^(-1)时,Si1和Si2处理均可提高水稻的相对幼苗高度和根耐性指数,提高幅度分别为6.00%~16.8%和57.9%~77.0%、7.10%~23.5%和54.2%~61.2%,并且降低了水稻幼苗砷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17.8%~21.4%和31.0%~49.1%。这说明外源硅处理可促进砷胁迫下水稻幼苗的生长;不同砷浓度处理与水稻芽长、根长及幼苗干重之间存在"S"型的剂量-效应关系,且外源硅显著提高了相应的EC50,缓解了砷对水稻幼苗生长的毒性。综上所述,砷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时添加外源硅或采用硅处理液浸种均可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并降低了幼苗砷累积和缓解砷对水稻幼苗的毒性。
张敏孙宇冯宇佳张世杰刘颖张博洋刘文菊
关键词:水稻发芽率
硅酸盐菌剂对污染土壤中砷、硅活性的影响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摇床短期培养和梯度长期土壤培养方法,研究硅酸盐菌剂(含胶质芽孢杆菌)对砷污染土壤固相中砷、硅向液相释放或迁移的影响效应,并筛选调控土壤砷有效性的菌剂适宜添加量。采用自然土和砷污染土为研究对象的摇床短期培养结果表明,添加硅酸盐菌剂处理的自然土、砷污染土的土壤浸提液中As浓度较CK(灭菌培养基)分别降低了92.8%和65.5%;较硅酸盐菌剂的灭菌菌液处理分别降低了54.4%和37.0%,这说明硅酸盐菌剂对土壤中砷有钝化作用,降低了土壤中砷的活性;自然土、污染土的土壤浸提液中si浓度较CK(灭菌培养基)分别降低了40.6%和53.5%,较灭菌菌液分别降低了42.5%和54.3%,即硅酸盐菌剂也降低了土壤固相硅向液相的释放。另外,梯度长期土壤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菌剂量在10~100ml的范围内,土壤溶液中硅浓度并没有随着菌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添加10ml菌剂的处理土壤溶液中As浓度较添加菌剂50ml,100ml处理分别降低了29.3%和85.6%,因此钝化污染土中砷活性的硅酸盐菌剂适宜用量为10mI。
郑坤耿丽平赵全利张敏马宝学廖博文刘文菊
关键词:硅酸盐菌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