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海燕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刀
  • 1篇电切
  • 1篇电切除
  • 1篇电切除术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月经
  • 1篇月经间期
  • 1篇证论治
  • 1篇证型
  • 1篇证型研究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 1篇上皮内瘤
  • 1篇上皮内瘤变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皮内
  • 1篇普通电刀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戴海燕
  • 2篇赵应梅
  • 1篇胡花
  • 1篇王丽丽
  • 1篇许依群

传媒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月经间期放置MYCu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第三代爱母宫内节育器(MYCu IUD)在月经间期放置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要求放置IUD避孕的育龄妇女,在月经间期随机放置MYCu IUD(MYCu组,368例)与TCu 380AIUD(TCu380A组,369例),放置后1、3、6、12个月随访观察,记录使用情况。结果:置器后12个月MYCu组与TCu 380A组随访率分别为99.45%、100.00%;置器12个月累积续用率分别为每百妇女年94.02、91.87(P>0.05);带器妊娠率分别为每百妇女年0.56、0.00(P=0.1703);脱落率分别为每百妇女年0.57、1.95(P=0.0947);无因IUD下移而停用者;因症终止率分别为每百妇女年3.01、6.03(P=0.0849)。置器后1、3、6个月副作用发生率MYCu组明显低于TCu380A组(P<0.05)。两组对象相关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结论:放置MYCu IUD较TCu 380AIUD疼痛和出血的副作用少,续用率、避孕效果与TCu 380AIUD相当,是一种临床效果好、副作用发生率较低的新型IUD。
赵应梅许依群王丽丽戴海燕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TCU随机对照试验
两种宫颈锥切方法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评价通过技术改进后的普通电刀锥切术(general electrosurgical knife conization,EKC)和环行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医院妇科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43例高级别CIN患者的临床资料,行改良法EKC治疗的106例患者为EKC组,同期接受LEEP治疗的137例患者为LEEP组。比较EKC和LEEP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级别CIN的临床疗效。结果 (1)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病理标本均可识别,EKC组锥切标本高度大于LEEP组(P<0.05),LEEP组宫颈内口切缘阳性率高于EKC组(P<0.05),两组术后病变累腺率及术前、术后病变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EKC组术后病灶残留率低于LEEP组(P<0.05);EKC组术后6个月病变复发率低于LEEP组(P<0.05);(4)术后6、12、18、24个月两组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术后宫颈出血、盆腔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KC组术后宫颈狭窄粘连发生率低于LEEP组(P<0.05)。结论 EKC和LEEP治疗高级别CIN均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但EKC具有切除深度足够,残留率、复发率低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赵应梅段迎春徐申超戴海燕胡花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改良法
胰腺癌中医证型研究
目的:  以湿热、脾虚及血瘀证为代表,探索不同中医证型在胰腺肿瘤中的特殊作用,初步研究不同证型对胰腺癌分子作用机制;观察传统辨证用药对不同证型胰腺肿瘤的治疗作用,为胰腺癌的中医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1.建立不同...
戴海燕
关键词:胰腺癌中医证型辨证论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