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奇
- 作品数:23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地铁列车防追尾方法研究
- 2016年
- 地铁列车的安全运行由基于车-地双向通信的列车自动防护系统保障,当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失效地铁列车降级运行时,有必要研究一种基于车-车直接通信的列车防追尾方法以保证地铁列车的行车安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防追尾方法通过相应算法测量车-车直接通信信号得到追踪间隔,通过对比追踪间隔与预警阈值,给出预警信息,进而实现地铁列车的避撞防护。本文介绍两种应用于地铁列车防追尾方法中的无线测距技术,对其测距原理、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分析。
- 沈拓邓奇张玮玮
- 关键词:地铁列车防追尾无线传感器网络
- 列车追踪预警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追踪预警系统,包括测距单元、控制单元以及报警单元,所述测距单元以及所述报警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测距单元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测距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通过无线测距方式测...
- 邓奇金碧筠周巧莲周炯陶涛沈拓
- 文献传递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日常运行状态测量方法
-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日常运行状态测量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现有方法可靠性差且实现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车辆的第一加速度分量及第二加速度分量,并根据测得值判断车辆的运行状态,车辆的第一...
- 周巧莲周文晋邓奇毕湘利李晓东
- 文献传递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寿命周期后期一体化维护方案探讨
- 2024年
-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车辆寿命周期后期管理亟待优化。文章提出一种一体化解决方案,以“车辆延寿+修程修制保障”为核心,旨在提升车辆性能并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通过分析传统修程体系的问题,提出新的修程修制以适应当前需求,制定车辆延寿程序体系,其中专项寿命评估至关重要,为延寿改造提供基础信息。改造后,实施修程修制匹配、备件供应保障等措施,确保车辆安全、可靠和可用。为保证延寿工作的有序开展,构建科学的延寿标准体系是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需要明确延寿策略和流程,以规范评估、改造、检验、退运等工作。
- 邓奇
-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修程修制
- ATP失效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保障措施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ATP(列车自动防护)失效模式下的行车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通过制定ATP失效模式下人工操作管理规范及小半径曲线上的列车限速,辅以对列车进行辅助定位的基于射频识别的自动记点系统和实时测量前后车距的列车辅助追踪预警系统,向司机提供预警信息,以提高列车非正常运行条件下的安全性。
- 毕湘利邓奇
-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列车自动防护
- 轨道交通线路端点防车辆出轨系统
- 一种轨道交通线路端点防车辆出轨系统,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现有方法防出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安装在各辆车辆驾驶室内的车载示警单元,及分别安装在轨道上各个线路端点部的多个应力波传感装置;所述应力波传感装置...
- 周巧莲金碧筠邓奇毕湘利李晓东
- 文献传递
- 基于车车通信的地铁列车应急追踪预警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当地铁列车因信号系统故障而采用人工驾驶时,缺乏技术防护,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列车应急追踪预警系统可以提供基本的安全防护。基于车车通信的追踪预警通过测量车-车无线电信号传播时间,计算前后车距并对比报警阈值,实现地铁列车的应急追踪预警。本文介绍基于车车通信的无线测距技术,对测距原理、设计方案进行相关研究,并在地铁隧道内完成现场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 邓奇
- 关键词:地铁
- 轨道交通列车及用于轨道交通列车的雷达测速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列车及用于轨道交通列车的雷达测速方法和装置,该雷达测速方法采用固定安装至列车并具有安装高度差的第一雷达和第二雷达,其中两部雷达具有一致的探测区域,并包括以下步骤:在列车行进期间,获取分别由两部雷达...
- 邓奇周媛陈嘉顾明宫俊张金强
- 文献传递
- 用于轨交车辆的电流传感器及其缺陷检测装置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交车辆的电流传感器及其缺陷检测装置和方法,该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布置于所述环形铁芯两侧的第一组霍尔探头和第二组霍尔探头,所述第一组霍尔探头和所述第二组霍尔探头分别分布为呈所述环形铁芯的同心环,每一霍尔探...
- 周巧莲涂小卫张轶邓奇印祯民周炯
- 弓头悬挂结构对受电弓性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为研究弓头悬挂结构对受电弓性能的影响,基于不同弓头悬挂结构的受电弓,搭建了刚性接触网条件下的弓网系统动力学耦合模型,对弓网接触力等进行仿真分析,对比不同弓头悬挂结构对弓网受流性能的影响。基于模态及振动理论,对不同弓头悬挂结构受电弓弓网受流性能的差异进行辨识。通过强度理论及机械结构概率设计方法,对相同工况下不同弓头悬挂结构的受电弓强度及可靠性进行分析。
- 杨文杰王宗明邓奇周宁刘久锐
- 关键词:受电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