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金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泌乳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利培酮)和试验组(n=43,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泌乳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炎症因子(TNF-α、IL-6)、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及PAN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有利于改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机体内环境,调节免疫功能,改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苏金哥姜海军李福金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女性利培酮阿立哌唑血泌乳素
- 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其体内甲状腺素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60例,A组患者使用利培酮药物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齐拉西酮药物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对患者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并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素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痊愈8例(13.3%),显效22例(36.7%),好转20例(33.3%),无效10例(16.7%),总有效率为83.3%,B组患者痊愈13例(21.7%),显效23例(38.3%),好转23例(38.3%),无效1例(1.7%),总有效率为98.3%。可见B组患者使用齐拉西酮的治疗效果高于A组患者使用利培酮,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B组患者甲状腺素明显下降,趋于正常人水平,A组患者甲状腺素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是下降程度没有B组患者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来说,通过齐拉西酮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李福金李鹏辉苏金哥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齐拉西酮甲状腺素
-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氯丙嗪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认知功能(CAS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NS评分中情感淡漠、思维迟钝、意志不足等项目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两组SANS评分项目中情感淡漠、思维迟钝、意志不足等项目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情感淡漠、思维迟钝、意志不足等SAN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注意力、定向力、记忆力等CASI量表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注意力、定向力、记忆力等CASI量表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注意力、定向力、记忆力等CASI量表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有失眠、嗜睡、头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且均为轻度,经对症治疗后明显缓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24%(16/37)高于对照组的40.54%(15/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O.924〉0.05)。[结论]利培酮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且安全可靠。
- 李鹏辉郑远松李菲李福金蒋佳伟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 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对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戈美拉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CT净分、WMS-RC记忆商数和MoCA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CT净分和WMS-RC记忆商数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CT净分和WMS-RC记忆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o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帕罗西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苏金哥姜海军李菲谭柏坚李福金
- 关键词:首发抑郁症阿戈美拉汀帕罗西汀
- 经颅磁刺激重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对精神分裂患者采用经颅磁刺激重复治疗(rTMS)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接受rTMS治疗,对照组不接受rTMS治疗。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是40.00%和17.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NSS、幻听评分、阳性症状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和总分下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出现1例睡眠障碍、对照组中出现1例头痛和麻木感。两组患者经过口服药物后缓解,两组均无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心电图、血尿常规、血清等指标无异常。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无创性的现代化物理治疗技术和手段,其优势明显,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经颅磁刺激重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苏金哥姜海军李福金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重复经颅磁刺激
- 病区内易操作易实施康复训练配合奥氮平口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分析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病区内易操作易实施康复训练配合奥氮平口服对其社会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奥氮平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病区内易操作易实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PANSS、SDSS、ADL评分)和认知功能(IQ、WCST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SD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Q值均高于治疗前,WCS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IQ值高于对照组,WCS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病区内易操作易实施康复训练配合奥氮平口服,更利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并可提高治疗效果。
- 李福金王飞李红丽叶百维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奥氮平社会功能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精神科2016年1月—2019年10月接诊的7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40例,阿立哌唑治疗)和对照组(36例,利培酮治疗),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认知功能改善等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RBAN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相当,但是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阿立哌唑优于利培酮,可以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临床值得推广。
- 刘月霞李福金陈艺军
-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首发精神分裂症
- 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究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哌罗匹隆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李福金刘有平陈晓燕
- 关键词:盐酸哌罗匹隆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 探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以阴性症状为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计前瞻对照性研究,电脑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口服药物(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PANSS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2.50%,进行口服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7.5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452;χ~2=4.0125);治疗12周后,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观察组患者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精神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及血象均为发现异常,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为15.00%,与对照组患者的20.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PANSS量表阴性症状及其他精神病症状评分,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 李红丽王飞李福金
-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精神分裂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精神药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心理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效果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康复效果评分与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控制作用。
- 丁晓琴刘巍李福金
- 关键词:心理护理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