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凯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西孟旦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左西孟旦治疗对其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核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收缩同步性、脑利钠肽水平、呼吸困难程度及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患者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脑利钠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室收缩同步性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脑利钠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室收缩同步性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采取左西孟旦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室收缩同步性,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脑利钠肽水平,减轻呼吸困难,且能提高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 石斗飞张洁崔连群刘新凯宓宝斌崔建国
- 关键词: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左西孟旦
- 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1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分别进行X线片检查以及三维CT影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三维CT影像检查可以明确显示患者骨折的形态、位置、移位特点以及骨折块类型等空间信息,X线片无法及时发现受损部位,不能从多个方位对患者受损部位进行观察,临床应用效果不如三维CT影像检查;三维CT影像检查的检出率91.82%高于X线片检查的检出率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颌面部骨折患者中应用三维CT影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准确了解骨折移位与骨折程度,给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 刘新凯王帅马苗苗
- 关键词:颌面部骨折X线片
-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发射影响在小儿气管和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小儿气管或支气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编入50例患者。参照组采取常规的X线进行检查,实验组运用螺旋CT检查,将两组患者检出率和异物征象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异物征象和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明显。结论:将螺旋CT用于小儿气管和支气管异物诊断中效果明显,该方法值得推广。
- 王文夏淑媛刘新凯商晓露
- 关键词:放射影像小儿气管支气管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了解其主要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率,为临床治疗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0例,将其送检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率。结果 90例患者的送检标本中共培养出病原菌18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4株占50.54%,革兰阳性菌73株占39.25%,真菌19株占10.21%;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以及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60.0%;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90.00%;真菌的耐药率普遍较低,其对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等的敏感率均为100.00%。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且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真菌的耐药性则普遍较低,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石斗飞张洁刘新凯于华曾瑞红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率
-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内本院收治的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患者60例,所有患儿分别接受X线检查和螺旋C T扫描检查,其中X线检查结果为对照组(n=60),螺旋C T检查结果为实验组(n=60),对比两组患儿的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检出率,同时对比异物征象检查结果。结果: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式下,实验组检查中的异物检出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数据,同时在支气管阻塞检出率、肺炎确定率、纵隔位置变化检出率、肺不张确诊、肺气肿确诊等多种病变的确诊中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诊断中,X线影像学检查和C T影像学检查方式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但是C T诊断相较于X线诊断检出率更高,能够有效地对异物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呼吸系统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信息,因此CT影像学检查方式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刘新凯马苗苗王文
- 关键词:X线检查CT检查病变分析
- 乳腺癌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观察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临床表现,并分析DCE-MRI在乳腺癌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肿瘤分子分型的不同将其分为Luminal A型(28例)、Luminal B型(34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24例)及三阴型(16例)。记录4组患者乳腺癌DCE-MRI表现,比较不同患者DCE-MRI定量参数水平。分析DCE-MRI鉴别三阴型乳腺癌的价值。结果4种不同乳腺癌分型患者病变形态、肿瘤边缘情况、强化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阴型患者表面扩散系数(ADC)、病灶与同侧胸大肌表观扩散系数比值(rADC1)及病灶与对侧正常腺体表观扩散系数比值(rADC2)均高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均P<0.05),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种分型患者间ADC值、rADC1值及rADC2值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AUC=0.715,95%CI=0.525~0.905,P=0.044)、rADC1值(AUC=0.735,95%CI=0.565~0.905,P=0.028)、rADC2值(AUC=0.722,95%CI=0.542~0.902,P=0.038)及联合检测(AUC=0.830,95%CI=0.670~0.990,P=0.002)有助于鉴别诊断三阴型乳腺癌。结论乳腺癌不同分型患者ADC值水平差异显著,联合检测ADC、rADC1及rADC2值有助于三阴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 夏淑媛刘新凯贾楠王文
- 关键词: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