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 作品数:35 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晚清时期有关澳洲、新西兰排华立法的中外交涉
- 2021年
- 19世纪中叶华人以淘金热为契机进入英国殖民地澳洲、新西兰以后,当地相继出台排华法案,对华人移民施加程度不同的限制。1887年,清政府首度就澳、新地区的排华立法向英政府提出交涉,恰在此时,发生了澳洲阻止华人移民登岸并将大部分乘客遣回香港的“阿富汗”号事件。由于中外条约的不对等性质以及中美之间草签了禁止华工入美的条约,中方在交涉中处于绝对劣势地位,清政府就“阿富汗”号事件本身以及排华立法的多次抗议毫无效果,反倒是澳、新各殖民地趁势果断决策,同时推进英国对华条约谈判与本地立法,以阻止华人向澳、新移民,且此一决策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支持。中英缔约谈判失败后,澳洲和新西兰在“白澳”、“白新”的国策下迅速颁行更为严苛的华人移民限制法案。1909年中国政府向澳、新派驻外交代表以后,再度提出交涉,试图谋求放宽某些重点人群的入境限制,基本上未能如愿。晚清时期中方就澳、新排华立法的连番交涉及其失败,充分反映出中国国运沉沦年代中外关系的实质。
- 张丽
- 关键词:华人移民排华法案
- 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的英文著述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华人移民新西兰迄今已有150年的悠久历史,自20世纪初年开始即有学者从华人海外移民的角度对此现象加以关注。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西兰华侨华人史得到了海外学术界的重视,涌现出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从有关的英文著述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有综合性著作、专题史、口述史、社会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其内容主要集中在淘金时代的华人史、排华立法和种族歧视、20世纪华人社会变迁以及新移民时代华人社会等几个方面,初步展示了新西兰华人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张丽
- 关键词:新移民
- 60年代香港银行界对房地产业的渗透及其利弊
- 1995年
- 60年代香港银行界对房地产业的渗透及其利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张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朱雍香港的房地产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1945-1952年的恢复期.1953-1958年的热身期,1959-1969年的第一冲刺期...
- 张丽朱雍
- 关键词:银行业房地产业
- 60年来大陆地区香港史研究回顾被引量:2
- 2014年
- 《60年代大陆地区香港史研究综述》一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总结了大陆学者的香港史研究成果。一方面,综述梳理了60年来内地香港史研究的基本发展脉络,指出历经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内地的香港史研究从无到有,确立了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学术体系。另一方面,综述从中英关系视角下的香港、香港与内地的关系、香港本地史研究三个角度,分专题详述了香港史各重大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全面展现了60年来内地香港史研究的学术成就。
- 张丽
- 安格联的平衡之策及其破产——北京政府罢免安格联事件之再探讨
- 2017年
- 1911年出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安格联,借助于海关对税款的控制以及用关余担保内债,营造了其个人权势地位的巅峰。在1925—1927年间中国南北政府与列强之间就开征二·五附加税展开博弈的过程中,安格联对中国人民日渐觉醒以及中国民族主义运动逐渐高涨的现实视而不见,极力抵制协定关税体制的任何松动。安格联构建了多重平衡之策,使自己处于不可或缺之地位,并自以为没有一种力量可以打破这个密织的网络。然而,在中外关系格局面临巨变的大趋势中,安格联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终将招致败绩。"太上财政总长"的离去,昭示着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以及改革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历史进程的开启。
- 张丽
- 关键词:海关附加税
- 19世纪后半期新西兰华工淘金热的兴起与排华立法的出台被引量:2
- 2017年
- 1866年2月,在新西兰奥塔哥省的两度邀请之下,12名来自澳洲维多利亚金矿的华工到达达尼丁,由此开始了持续数十年的华工淘金热。1871年10月,新西兰华人总数达到4215人。当数千名华人成为新西兰的现实存在以后,当地社会对于华人的到来反响不一,新西兰国会于1871年专门成立华人移民特别委员会展开调查,其调查结论对于华人移民给予了肯定的评价。然而,19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政治、经济格局的转变以及种族主义势力的急剧膨胀,新西兰于1881年正式出台排华立法。在从容纳到排斥的转换过程中,华人群体蒙受了诸多不公指责和肆意侮辱,他们被不可预知的变数所裹挟的命运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中国国运的式微,令人叹息。
- 张丽
- 关键词:华人移民
- 1937-1941年香港华资工业的发展被引量:4
- 1999年
- 近代香港华资工业发韧于19世纪下半期,20世纪以来,发展速度有所加快。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华资工业步入快速成长期。其发展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原有华资企业走出了经济萧条时期苦苦支撑的困境,进入其有史以来的黄金年代;二是华资工厂的数量迅速增加;三是工业门类趋于齐全,出现一些填补空白性质的工业;四是华资工厂的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相当提高。这一时期华资工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是联邦特惠税制的实行;其次是销售市场的全面扩大,最后是国内工业企业大规模向香港转移。
- 张丽
- 法国中等技术教育制度的确立及其作用被引量:3
- 1996年
- 法国中等技术教育制度的确立及其作用张丽法国技术教育的历史悠久。在古代和中世纪,技术的传播靠父子、师徒相授。到了近代,以学校形式传授技术的方式出现。法国第一批技术学校始建于17世纪末,当时的杜埃炮兵学校、矿业学校、桥梁道路学校等都是为统治者培养高等人才...
- 张丽
- 关键词:中等技术教育法国教育法国政府法国大革命技术学熟练工人
- 二十世纪50─80年代法国初中等教育体制改革述论被引量:2
- 1996年
- 二十世纪50─80年代法国初中等教育体制改革述论张丽法国直到本世纪50年代中期仍沿用19世纪确立起来的教育体制。初中等教育完全脱离,相互之间毫无关系,实行严格的双轨制:一轨面向平民阶层,招收广大劳动者阶层的子女,他们在完成5年小学学业之后,绝大多数学...
- 张丽
- 关键词:教育体制教育民主化学业失败法国教育
- 抗日战争时期香港的内地难民问题被引量:13
- 1994年
- 抗日战争时期香港的内地难民问题张丽抗日战争时期香港的内地难民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但又研究甚少的问题。本文拟对当时难民的数量及其构成、难民入港后的境遇、香港方面对难民的态度以及难民潮对香港社会的影响等问题,作一初步的分析。一难民入港的基本情况七七事变后...
- 张丽
-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难民营难民问题《大公报》工商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