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艳飞
-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产儿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与导管异位关系观察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总结分析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与导管异位关系。方法回顾分析95例实施PICC置管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PICC置管时送管通畅与否分为送管通畅组和送管困难组,观察置管后导管末端位置。结果 61例早产儿PICC置管时送管通畅,其中发生导管异位8例,导管异位率为13.11%,34例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其中发生导管异位20例,导管异位发生率为58.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43,P<0.01)。结论置管前认真评估,置管中送管受阻时综合分析受阻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是PICC置管成功的关键。
- 戴明红徐兵邢彩英杨丽君杨丽娟宁艳飞
- 关键词:PICC置管导管异位早产
-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27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接受常规护理的135例新生儿归入对照组,将接受循证护理的140例新生儿归入观察组。统计两组新生儿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评分表,新生儿出院时由家属对护理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57%、1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技巧、健康教育、安全事件处理情况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的实施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 宁艳飞
- 关键词:循证护理常规护理新生儿护理满意度
- 经腋静脉穿刺置入PICC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不同穿刺部位置入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PICC指征的9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经肘部静脉穿刺置入PICC,观察组经腋静脉穿刺置入PICC,其余护理方法相同。比较2组的穿刺时间、送管时间、导管尖端正位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时间(1 229.16±209.63)s,送管时间(51.35±126.38)s,导管尖端正位率86.67%,留置时间(24.16±11.81)d,PICC堵管7例,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率12.00%,脱管1例;对照组的穿刺时间(1 447.31±426.70)s,送管时间(95.71±115.41)s,导管尖端正位率86.67%,留置时间(23.76±15.41)d,静脉炎3例,PICC堵管8例,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率21.74%。观察组的穿刺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2组送管时间、导管尖端正位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除肘部静脉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将腋静脉作为PICC穿刺部位。
- 戴明红徐兵杨丽娟邢彩英杨丽君宁艳飞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腋静脉肘部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