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叉式编校合一”:以“交叉校对”为条件的“编校合一”被引量:5
- 2009年
-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及出版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作者的稿件电子化,编校工作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编校合一"的情况。"交叉式编校合一"与纯粹意义上的"编校合一"——编辑与校对的工作任务全由编辑一人承担,编辑的功能和校对的功能重合——相比较,除了在编辑兼任校对这一点上相同外,同一文稿的编辑和校对的任务并非由一人承担,编辑和校对的功能是综合而非重合。"交叉式编校合一"有其现实可行性,其意义在于既符合新技术在编辑和校对工作中应用的要求,又符合效率原则,更有利于发挥编辑部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还有利于校对主体保持客观和理性,因而在学术期刊的出版工作或理论研究中应有其一席之地。
- 许丽玉
- 提高编校注意力探析
- 2004年
- 注意力是编校过程中重要的心理因素 ,直接影响编辑质量。应从利用有意注意 ,保持职业敏感 ;对编校差错进行分类 ,合理分配注意 ;选择注意 ,要有所为 ,有所不为 ;认准编校目标 ,培养注意稳定性等方面提高编校人员的注意力。
- 许丽玉
- 关键词:编校质量注意力编校差错
- 大学生学习评价及其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被引量:4
- 2001年
-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学习评价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本文就当前的大学生学习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 许丽玉
- 关键词:大学生教师
- 学校的“窗口”?学术的“窗口”?被引量:7
- 2005年
- 许丽玉
- 关键词:高校学报学术
- 服务地区应成为部委高校的办学主导方针被引量:1
- 1999年
-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之所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的领导体制条块分割,教育资源重复配置,部委高校服务面向单一,并同经济社会特别是地区经济社会联系不紧密,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降低了办学效益。据统计,1995年,中央业务部门所属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32.9%,其中重点高校占61.5%。最近国务院撤并部委所属学校,原部委91所普通高校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其中绝大多数部委高校以地方管理为主。
- 许丽玉张辉
- 关键词:高校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科教兴省地方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试论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被引量:4
- 2002年
- 校园精神文化形态可划分为三种 :一是智能发展型文化 ,二是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及审美型文化 ,三是情感、人格、心理型文化。教师作为学校相对稳定的群体 ,是校园文化的传承者 ,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
- 许丽玉褚峥
- 关键词:教师伦理道德教学实践活动人格素质知识价值观教学风格
- 试论科学教育的本质与大学教学改革被引量:3
- 2001年
- 科学教育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学方法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不仅具有功利性价值 ,而且内在地蕴涵人文价值。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个人发展的要求 ,使科学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更为凸现。
- 许丽玉
- 关键词:科学教育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师资建设
- 大学素质教育与创造教育被引量:13
- 1999年
- 我们已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即将进入的是一个充满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近两年来,在我国高教界围绕着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这一既现实又前瞻的问题,深入进行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的创新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生存发展的根本...
- 张辉樊泽恒许丽玉
-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创造教育技术创新知识创新
- 高校层次、类型与高校学术期刊生态群落被引量:2
- 2006年
- 提高学报质量,无论是政府调控还是学报自身的改革都要根据高校自身的类型、层次的实际,以高校自身的学科为依托,或站在学科前沿,引领学科发展的方向;或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政府管理部门对高校期刊进行分层管理和分类指导。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高校学报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学术期刊生态群落,在这个群落中,各类期刊都体现出它的生存价值。
- 许丽玉
- 关键词:高校学报
- 论以人为本多样化的人才观——兼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1
- 2012年
-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自产生以来,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发展背景下有不同的高等教育人才观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较早的通才教育到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而实施彻底的专才教育,再从改革开放后对专才教育的反思到素质教育的提出,直至有创新人才观的提出,无不是高等教育人才观和人才培养对当时社会发展需求的反映。为回应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迫切需求,正面临着转型、改革、创新和发展任务的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观必须与时俱进,确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多样化的人才观;以此人才观为指导,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当依据各自的办学定位确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在学时数和学科门类上的比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
- 许丽玉
-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观通识教育专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