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血
  • 2篇血管
  • 2篇血流
  • 2篇神经外科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 2篇外科
  • 2篇围术期
  • 2篇颅脑
  • 2篇颅脑创伤
  • 2篇麻醉
  • 2篇脑创伤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流
  • 2篇创伤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流速度
  • 1篇血肿
  • 1篇血肿清除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作者

  • 8篇王朔
  • 7篇韩如泉
  • 2篇陈凯
  • 2篇石广志
  • 1篇彭名炜
  • 1篇菅敏钰
  • 1篇赵继宗
  • 1篇李勇军
  • 1篇王德祥
  • 1篇赵志刚
  • 1篇吕玉梅
  • 1篇岳红丽
  • 1篇王会文
  • 1篇侯春梅
  • 1篇吴铨
  • 1篇张雪梅
  • 1篇房辉

传媒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199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神经纤维瘤病2型听觉脑干植入手术中唤醒麻醉三例
2018年
例1患者,女,43岁,既往体健。左耳耳鸣3年,3个月前因其母亲确诊为神经纤维瘤病2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2,NF2),MRI检查示“双侧桥小脑脚(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占位,以听神经为中心向CPA内生长,边界清,左侧19mm×22mm×17mm,右侧16mm×20mm×18mm,双侧内听道扩大”。
王德祥王朔韩如泉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2型术中唤醒听觉脑干麻醉CPA
上腹部腹腔镜手术中CO_2气腹及腹内压改变对脑血流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充分暴露手术部位,上腹部腹腔镜手术需要建立CO2气腹同时采取头高脚低位。前期研究发现,头高脚低位可降低脑血流[1]。然而头高脚低位建立CO2气腹,特别是气腹压较高时,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情况尚不明确。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可以连续、实时、无创的监测脑血流速度。在血管管径不变的情况下,脑血流速度的变化可以代表脑血流量的改变[2]。
王朔于流洋陈凯石广志韩如泉
关键词:脑血流速度CO2气腹上腹部腹内压经颅多普勒超声
腹腔镜手术体位因素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体位因素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性别不限,年龄23~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稳定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改变患者体位,分别取平卧位、头高脚低位(15°)、头低脚高位(15°),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大脑中动脉脑血流参数。分别于入室后(基础状态)、麻醉诱导后气腹前、平卧位、头高脚低位、头低脚高位时记录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抗指数、MAP和HR。结果与平卧位时比较,头高脚低位时MAP和双侧平均血流速度降低,头低脚高位时MAP、双侧搏动指数、双侧阻抗指数升高(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头高脚低位可引起脑血流减少,头低脚高位对脑血流无明显影响。
王朔于流洋陈凯石广志韩如泉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体位脑血管循环
神经外科手术病人静注头孢氨噻肟血液和脑脊液药动学研究
1996年
本文采用微生物琼脂扩散法测定体液中头孢氨噻肟的浓度,研究6名神经外科手术病人单次静脉注射2gCTX后血液和脑脊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血液中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模型,脑脊液中药代动力学符合一室模型。血液中的t_(1/2)为1.166h;脑脊中的t_(1/2)(α)为1.847h,t_(1/2)(β)为6.122h,平均Cmax为1.96μg/ml,平均Tmax为4.844h。脑脊液AUC_(0~24)为血液AUC_(0~8)的18.89%。同时本文就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赵志刚彭名炜赵继宗王朔李勇军吴铨
关键词:头孢氨噻肟药代动力学神经外科脑脊液
舒芬太尼或曲马多用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镇痛的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或曲马多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ASA分级I^II级、18~65岁、拟行后正中入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自愿接受术后镇痛患者150例,随机双盲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75)和曲马多组(T组,n=75)行术后PCIA。S组:舒芬太尼150μg+盐酸托烷司琼10 mg+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T组:曲马多1000 mg+盐酸托烷司琼10 mg+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镇痛泵设置均为2 ml/h,PCA 0.5 ml,间隔15 min。开始镇痛后2 h、16 h、24 h和48 h观察并记录患者的VAS疼痛评分、Ramsay评分及瘙痒、恶心、呕吐和头晕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Ramsay评分及恶心、呕吐、瘙痒、头晕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T组术后16 h、24 h和48 h VAS在0~3分的比率分别为69.3%比69.3%、74.7%比80.0%、84.0%比84.0%。结论舒芬太尼或曲马多PCIA用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均可提供一定程度的镇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可作为术后镇痛的选择。但以上两种方法均有部分患者镇痛不全,如何完善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镇痛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岳红丽王朔许翔铭侯春梅张雪梅房辉吕玉梅王会文韩如泉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术后镇痛舒芬太尼曲马多
围术期循环容量监测的动态指标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围术期加强循环容量监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T)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脉压差变异度(pialse pressure variation,PPV)、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leth variability index,PVI)、PPV/SVV比值等动态指标可以预测容量反应性,指导患者容量治疗的能力优于静态指标。目的探讨动态参数指导容量治疗的可靠性和影响因素。内容动态指标易受潮气量、血管张力、体位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且患者心律失常、非机械通气时动态参数没有应用价值。另外,容量治疗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灌注和氧供,不能单纯依靠某一参数变化进行评价。因此,应结合患者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转归等综合判断。趋向动态指标对预测液体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对脑组织等灌注的评估能力仍需进一步研究。
王朔韩如泉
关键词:组织灌注转归
2018年神经外科麻醉进展
2019年
神经外科麻醉主要包括3个方面:脑肿瘤手术麻醉、脑血管病手术麻醉和颅脑创伤手术麻醉。文章总结了自2018年以来发表的神经麻醉相关文献,针对以上3个方面的麻醉特点进行论述,主要包括相关疾病的围手术期管理、围手术期药物应用、麻醉方法、围手术期监测等。
韩如泉菅敏钰王朔孙婉琛李修衡
关键词:神经外科麻醉脑肿瘤脑血管病颅脑创伤
颅脑创伤患者围术期液体管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因其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及时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减压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由于TBI患者的特殊病理生理学改变,围术期液体管理方案可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现就TBI患者液体治疗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围术期液体管理中液体种类的选择以及液体复苏策略进行综述。
王朔韩如泉
关键词:颅脑创伤患者液体管理围术期病理生理学改变颅内血肿清除生理学特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