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栋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科技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生物防腐技术在明代古尸“顾从礼”展示保存中的应用
- 2015年
- 使用防霉剂、除氧剂、干燥剂及充入氮气对馆藏明代古尸"顾从礼"进行长期的展示中的保存。自1998年以来,古尸在展示过程中保持了不霉,不腐,不变色。
- 葛栋赵晓青
- 兽类标本制作和修复的创新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本文通过复制兽类标本的牙齿、爪等部分的模型并将其安装到标本上完成标本特殊姿态的制作和修复的方法,改良过去老式制作方法的缺点,将过去运用于文物和化石复制的现代模型复制技术运用到兽类标本的制作和修复上,在动物学研究的实验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
- 赵晓青葛栋
- 关键词:兽类标本
- 新型标本保存液的开发被引量:2
- 2018年
- 本文拟通过筛选和复配新型浸制标本保存液,改良当前博物馆浸制标本的保存方法,既可以减少酒精和福尔马林的危害,又可不依赖市面上的其他产品。通过组配和筛选,开发新型浸制标本保存液。
- 葛栋赵晓青顾孝连
- 关键词:标本保存液复配
- 模型复制技术在兽类标本制作中的应用实例
- 2015年
- 本文通过介绍兽类标本的牙齿、爪子等部分模型的制作过程,完成标本特殊姿态的制作和修复,改良使用油泥捏制塑形和标本自带骨骼安装的缺点,将文物和化石复制常用的现代模型复制技术运用到兽类标本的制作和修复上,在兽类标本制作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
- 葛栋赵晓青
- 综述无损检测在博物馆中的运用
- 2018年
-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收藏、展示和科学研究主要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目的是传播科学精神,普及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文章对无损检测技术在博物馆生命科学研究中的运用进行综述,为博物馆的科研和科普提供新的思路。
- 万雪娇葛栋文春青
- 关键词:博物馆无损检测
- 上海浦江郊野蛙类重要栖息地不同生境下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为保护本土野生动物资源,维护城市生态安全,上海市实施浦江蛙类重要栖息地恢复工程。因蛙类主要食物源是昆虫为主的节肢动物,因而,节肢动物可用于栖息地环境质量的评估和监测。2016年6月、9月和12月对栖息地8类不同生境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采用网扫和陷阱法分别对地上和地表节肢动物进行定量采样并测定各生境土壤理化特性。共获地上节肢动物4 322个体,鉴定为182种;地表节肢动物30 078个体,83种。地上节肢动物:植被恢复较好的生态复合林(STFHL)、水系沟通较好的沼泽湿地(ZHZ)和湖畔绿地(HPLD)的种数和个体数为最多(67~66种,462~347个体),而植被和水系相对较差的水稻田(SDT)和生态塘(STT)则最少(56~52种,245~188个体)。STFHL、ZHZ和HPLD群落结构特征指标亦最高:12月密度为21.5~11.5 indv.·m^(-2)、物种丰富度11.3~6.5 species·m^(-2)、多样性指数3.1~2.4,分别为SDT、STT或乔木林(QML)的6.1~1.8、4.0~2.3、2.6~1.3倍。线性模型-冗余分析(RDA)排序图亦表明:密度、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增长方向指向STFHL、ZHZ和HPLD,减低方向指向SDT、STT和QML。地表节肢动物:ZHZ和水系沟通较好的生态水道(STSD)个体数最多(10 921~3 917个体),其他生境较少(2 107~1508个体);密度亦是ZHZ和STSD最高,6月为266.0~223.2 indv.·m^(-2);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12月都是STSD最高,分别为2.2和0.8。RDA亦表明:密度增长方向指向ZHZ和STSD,减低方向指向QML和HPLD。蒙特卡罗检验显示土壤环境因子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有显著性影响。影响最大的是砂土含量、壤土含量和全钾,适合度为23%~27%,其次是阳离子交换量、粘粒含量、速效钾和全磷,适合度9%~18%。浦江蛙类栖息地植被恢复和水系沟通等的生态恢复措施使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丰富,接近自然状态,这为蛙类栖息地建设提供了范本,值得推广和借鉴。
- 潘伊凌黄骥葛栋丁莹柯欣刘漫萍
- 关键词:昆虫多样性土壤动物
- 上海地区标本害虫的习性及其防治
- 2014年
- 上海科技馆有各类标本26万件。通过对这些标本的收藏、研究,会发现大量有价值的科学信息,可以提高民众科学素养。保护好这些藏品意义非常重大。文章主要对上海地区几种标本害虫习性的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标本的日常养护和害虫的防治方法做了总结。
- 葛栋缪克佳沈志欣
- 关键词:标本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