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方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羊口疮
  • 6篇病毒
  • 4篇羊口疮病毒
  • 4篇睾丸细胞
  • 4篇口疮病
  • 4篇病料
  • 2篇低含量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种羊
  • 2篇外周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差异
  • 1篇毒病
  • 1篇疫苗
  • 1篇隐性乳房炎
  • 1篇乳房炎
  • 1篇山羊
  • 1篇外周血

机构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7篇刘方
  • 6篇陈德坤
  • 6篇高洋
  • 4篇赵燕青
  • 4篇周铭
  • 2篇张立强
  • 1篇张淼涛
  • 1篇侯伟杰
  • 1篇刘慧
  • 1篇赵燕清
  • 1篇安贝

传媒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羊口疮病毒的快速分离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羊口疮病毒的快速分离方法,具体涉及利用牛睾丸细胞从患病羊及隐性带毒羊的外周血中分离羊口疮病毒的方法。其利用牛睾丸细胞,从羊口疮发病羊及隐性带毒羊的外周血中分离羊口疮病毒,为羊口疮病毒的分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
陈德坤刘方周铭刘鹤媛岳进华高洋赵燕青
文献传递
杨凌地区羊口疮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分离鉴定及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羊口疮(Orf)又称羊传染性脓疱皮炎(Contagious pustular dermatitis,CPD)、结痂嘴(Scab mouth)是由羊口疮病毒(ORFV, orf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人兽共患...
刘方
关键词:羊口疮流行病学调查基因差异
文献传递
羊口疮病毒低含量样品的病毒分离方法
本发明涉及羊口疮病毒低含量样品的病毒分离方法。传统的羊口疮病毒都是从结痂和患病羊的口唇皮屑中分离的,分离周期长,需要盲传5代后才会有病变,同时,病料来源范围小,限制的羊口疮病毒的研究工作。本发明使用特有的Virus ho...
陈德坤周铭刘方刘鹤媛高洋赵燕青
文献传递
奶山羊乳房炎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检测被引量:3
2014年
为评估奶山羊乳房炎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及产色葡萄球菌为材料,经甲醛37℃灭活,按照6∶1(V/V)与铝胶盐充分混匀,分别经腹股沟皮下、颈部皮下注射途径,免疫泌乳期奶山羊,免疫剂量均为2mL,共免疫2次,每次间隔14d。分别在免疫前及第1次免疫后10、24、60、180d采集血样和乳样,ELISA测定抗体效价,用快速诊断液检测隐性乳房炎,统计患病奶山羊的数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两次免疫后血液及乳汁中针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及产色葡萄球菌的抗体效价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抗体维持时间长;颈部皮下免疫组免疫后180d,腹股沟皮下免疫组免疫后的60d,隐性乳房炎奶山羊数量均明显下降。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奶山羊乳房炎疫苗不仅能够刺激机体产生较好的体液免疫应答,而且还对隐性乳房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侯伟杰张立强高洋赵玄多赵燕清刘方高晶晖张淼涛陈德坤
关键词:乳房炎灭活疫苗免疫抗体效价隐性乳房炎
羊口疮病毒低含量样品的病毒分离方法
本发明涉及羊口疮病毒低含量样品的病毒分离方法。传统的羊口疮病毒都是从结痂和患病羊的口唇皮屑中分离的,分离周期长,需要盲传5代后才会有病变,同时,病料来源范围小,限制的羊口疮病毒的研究工作。本发明使用特有的Virus ho...
陈德坤周铭刘方刘鹤媛高洋赵燕青
文献传递
一种羊口疮病毒的快速分离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羊口疮病毒的快速分离方法,具体涉及利用牛睾丸细胞从患病羊及隐性带毒羊的外周血中分离羊口疮病毒的方法。其利用牛睾丸细胞,从羊口疮发病羊及隐性带毒羊的外周血中分离羊口疮病毒,为羊口疮病毒的分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
陈德坤刘方周铭刘鹤媛岳进华高洋赵燕青
文献传递
羊口疮病毒凤翔株ORFV121和vIL-10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为分析羊口疮病毒ORFV121和vIL-10基因在凤翔(FX0910)强毒株(vORFV)和弱毒株(lvORFV)之间的差异,应用PCR方法扩增羊口疮病毒ORFV121和vIL-10基因的全长序列并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基因的核酸、氨基酸相似性,蛋白的亲水性、二级结构以及抗原性。结果显示,lvORFV的ORFV121基因118位的谷氨酸缺失,说明该处发生的碱基突变为有意突变,该突变导致弱毒株相应蛋白的亲水性、二级结构发生变化,蛋白的抗原性在很多区域发生本质改变;vIL-10在蛋白质水平出现了5个氨基酸位点突变(14:V→W,49:A→P,57:T→M,72:R→C,102:I→V)和79位插入1个色氨酸。这些位点差异导致蛋白的亲水性、二级结构和抗原性发生了变化。ORFV121基因和vIL-10基因在vORFV和lvORFV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基因差异导致蛋白的亲水性、二级结构和抗原性发生改变。
刘方赵玄多安贝刘慧高洋张立强贾芸晓陈德坤
关键词:基因差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