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震

作品数:384 被引量:2,726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4篇期刊文章
  • 71篇专利
  • 29篇会议论文
  • 1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59篇天文地球
  • 14篇化学工程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理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45篇盆地
  • 83篇油气
  • 55篇成藏
  • 48篇凹陷
  • 43篇岩性
  • 37篇地层
  • 35篇勘探
  • 29篇气藏
  • 29篇储层
  • 27篇鄂尔多斯盆地
  • 26篇油气藏
  • 26篇层序
  • 24篇油藏
  • 24篇孔隙
  • 22篇砂岩
  • 22篇孔隙度
  • 20篇延长组
  • 20篇源岩
  • 15篇断层
  • 14篇深水区

机构

  • 190篇中国石油大学...
  • 161篇中国石油大学...
  • 57篇中国石油天然...
  • 4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5篇中国石油化工...
  • 34篇中国石油
  • 1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安徽理工大学
  • 9篇中国石化
  • 7篇西南石油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西北大学
  • 5篇中国海洋石油...
  • 4篇石油大学
  • 4篇华北油田
  • 4篇中国石油冀东...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海洋石油...
  • 3篇中国石化胜利...

作者

  • 384篇刘震
  • 63篇姬忠礼
  • 29篇吴小林
  • 26篇赵阳
  • 23篇梁全胜
  • 20篇常迈
  • 19篇李潍莲
  • 17篇刘俊榜
  • 16篇郝琦
  • 14篇潘高峰
  • 14篇肖伟
  • 14篇金博
  • 13篇张军华
  • 13篇夏鲁
  • 12篇许晓明
  • 12篇张万选
  • 12篇高先志
  • 12篇许乔奇
  • 12篇李鹤永
  • 12篇刘静静

传媒

  • 23篇现代地质
  • 20篇地质科学
  • 19篇西安石油大学...
  • 16篇新疆石油地质
  • 13篇天然气地球科...
  • 12篇石油学报
  • 12篇石油勘探与开...
  • 12篇石油地球物理...
  • 9篇石油实验地质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地质学报
  • 6篇地学前缘
  • 6篇石油大学学报...
  • 5篇沉积学报
  • 5篇岩性油气藏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石油物探
  • 4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煤炭技术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0篇2023
  • 23篇2022
  • 16篇2021
  • 13篇2020
  • 19篇2019
  • 16篇2018
  • 12篇2017
  • 12篇2016
  • 14篇2015
  • 15篇2014
  • 16篇2013
  • 19篇2012
  • 13篇2011
  • 11篇2010
  • 13篇2009
  • 26篇2008
  • 29篇2007
  • 22篇2006
  • 9篇2005
3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藏期砂岩孔隙度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以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岩性油藏为例被引量:8
2014年
在具有相同储集砂体和相似断层输导情况下,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砂岩体油藏长期存在以下难以解释的现象:1)现今砂岩孔隙度分布与油气分布不一致,高孔隙砂岩不含油而低孔隙砂岩含油;2)相同物性砂岩有的含油而有的不含油;含油砂体现今物性接近,但含油级别却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从古孔隙度恢复方面分析了牛庄洼陷西部地区沙三中砂岩储层在成藏期的储集条件,并探讨了成藏期储层临界孔隙度。研究发现:1)虽然现今储层物性下限很低,部分砂岩已经致密化,但成藏期的古孔隙度分布在18%~25%范围内,远大于成藏期临界孔隙度13.9%。但由于埋藏过程的差异导致砂岩储层后期减孔幅度不同,因而现今储层物性不能反映成藏期储层物性,成藏期孔隙度高并不能代表现今孔隙度高;2)成藏期高孔隙度带与现今油气分布范围高度一致,表明在相似断层输导条件下,由于储层物性级差优势形成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导致高孔隙度带砂体含油;因此,沙三中亚段岩性油藏富集在成藏期高孔隙带中,成藏期砂岩古孔隙度是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而现今砂岩储层高孔隙带在成藏期并不一定高。牛庄洼陷西部地区沙三中亚段储层中具有高古孔隙度的砂岩仍有较大勘探潜力。
刘明洁刘震王标张旺姚星王新征赵海燕
关键词:沙三中亚段
渤海海域渤东地区新生代断裂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被引量:28
2012年
由于郯庐断裂带控制着渤海盆地渤东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油气聚集,在精选4条二维测线及PL2-2和LD32三维区块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渤东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郯庐断裂带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渤东地区在平面上整体呈"入"字型排列,并由渤东1号断层及渤东2号断层组合发育成复合堑-垒结构,由此区域分为南、中、北3个区。郯庐断裂带在渤东地区的3个分支整体控制着渤东地区断裂的形成及演化。由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渤东地区断裂系统为古近纪伸展断层系统和古近纪末期-新近纪走滑断层系统的叠加复合。渤东地区断裂演化影响烃源岩的分布与热演化,控制油气的运移及圈闭的形成,渤东低凸起及渤东凹陷中央走滑带形成的反转构造以及渤东凹陷东斜坡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陈凯漆家福刘震周心怀张荣辉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新生代
重庆南桐煤田煤中氟的含量特征及赋存状态探讨
2016年
采用高温热水解离子选择性电极(ISE)测试了重庆南桐煤田南桐煤矿5#煤层和东林煤矿4#和6#煤层煤中氟,并通过统计分析初步推断了其赋存状态。结果表明:重庆南桐煤田煤中氟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重庆及全国的氟的含量水平;无机亲和性弱,可能主要赋存于有机物中。
刘震陈萍陈建
关键词:赋存状态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中上侏罗统岩性圈闭形成条件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在构造背景、层序特征和沉积体系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阜东斜坡带的岩性圈闭形成条件.认为研究区的岩性圈闭发育条件明显优于构造圈闭,并且岩性圈闭具有类型少,规模大,储层物性和盖层质量好,受单一沉积因素控制等特征.输导系统以砂体单一输导系统和砂体-断层复合输导系统为主,成藏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阜东斜坡带岩性圈闭位于优势运移路径上,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其中阜5井区岩性圈闭成藏条件最好,勘探前景广阔.
常迈刘震梁全胜韩军关强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岩性圈闭主控因素
管道颗粒在线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颗粒在线检测装置,包括:清灰防污装置、转换单元及光学颗粒检测装置;所述光学颗粒检测装置包括:光源、光学传感器、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器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有光路系统;所述光...
吴小林卢利锋姬忠礼刘震许乔奇
文献传递
鄂西渝东-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石龙洞组储层暴露溶蚀特征研究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实践表明,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发育对油气的分布起重要的控制作用。近年来中石油在川中安岳-磨溪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石龙洞组)的勘探突破表明,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勘探潜力和资源量巨大;且川中地区龙王庙组...
卢朝进刘震田海芹林娟华冯菊芳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
文献传递
具有预分离功能的气液聚结滤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预分离功能的气液聚结滤芯,其内的滤芯内骨架、滤芯聚结层、滤芯排液层、滤芯外骨架由内向外依次套置,且均为柱形结构;滤芯下端盖上设置进气口;进气口处设置导流装置,用于使进入滤芯的气体产生旋转气流;该导流...
刘震刘宇峰姬忠礼常程卢锦杰丛丽宇
文献传递
多孔过滤介质内液体分布特征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为一种多孔过滤介质内液体分布特征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该多孔过滤介质内液体分布特征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光固化剂模拟多孔过滤介质对液体进行过滤的工况;在需要观察光固化剂内液体分布状态的预设时间段内,采用紫外...
陈锋陈昀聪姬忠礼路文超刘震常程
具有排液功能的聚结滤芯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排液功能的聚结滤芯,该具有排液功能的聚结滤芯包括对气体中混有的大量液体进行拦截的内侧聚结部件以及对气体中剩余的少量液体进行聚结过滤的外侧聚结部件,内侧聚结部件和外侧聚结部件均为沿竖向设置且两端开口的筒状结...
常程姬忠礼陈锋刘震吴小林
文献传递
歧口凹陷马东东地区沙一段油气成藏期次被引量:17
2004年
根据储层的成岩序次、油气包裹体特征及含烃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构造活动特征及烃源岩演化史,对歧口凹陷马东东地区沙一段下亚段油气藏进行了成藏期次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油气藏有两期重要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发生在东营组沉积末期,约24Ma;第二期发生在明化镇组下段沉积时期,约12-6Ma,为油气主要充注期。
谭守强刘震孙晓明李淑恩池永红李静
关键词:歧口凹陷油气成藏期次沙一段油气包裹体明化镇组油气充注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