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鹏康 作品数:8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电子电信 更多>>
GIS变电站开关操作过程中架空线产生的暂态电磁场计算 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气体绝缘变电站(GIS)广泛应用于高压电力系统中。GIS变电站中的开关操作会产生强烈的瞬态空间电磁场,进而威胁到变电站中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文中计算了GIS变电站中架空线路在开关过程中产生的空间电磁场。利用数值拟合法得到了开关操作过程中的快速暂态过电流,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计算了架空线路产生的暂态空间电磁场,未对接地管壳和绝缘套管等电力设备建模;分析了空间暂态电磁场随距离、时间、频率变化的情况,计算结果可为GIS变电站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参考。 刘震寰 李冬云 张建功 赵军 谢鹏康 陈恒林关键词:FDTD 架空线路 电磁场 基于分段电弧模型的多次重燃弧VFTO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1 2016年 精确的隔离开关电弧模型对变电站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的仿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文中对开关电弧的电阻模型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电弧的分段模型。同时,笔者从间隙击穿,高频电弧熄弧对电弧重击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以此为判据,建立了可以反映VFTO多次重燃过程的计算流程。根据实际测试线路,在ATP仿真软件中搭建了仿真电路并进行了暂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单次燃弧的传统电弧模型,基于分段电阻的多次重燃弧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实际开关特性。在此基础之上,文中对重燃弧过程中各个关键位置的VFTO波形以及流过隔离开关的电流波形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张建功 王红超 赵军 刘震寰 谢鹏康 陈恒林关键词:VFTO 电弧模型 一种电抗器绕组在雷电波作用下响应特性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抗器绕组在雷电波作用下响应特性的分析方法,其根据圆筒式绕组和铁芯式绕组的结构,计算得到电抗器的分布电容;电抗器分布电容包括匝间电容,饼层间电容以及绕组对铁芯的电容和绕组对地电抗器外壳的电容;匝间电容和饼... 谢鹏康 陈国柱文献传递 电机驱动系统线缆对共模电流及电机端过电压影响的研究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脉宽调制(PWM)系统在感应电机驱动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变频驱动系统中半导体器件的高频开通和关断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本文针对业界广泛关注的感应电机... 谢鹏康关键词:感应电机 电机控制 变频驱动 共模电流 GIS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管壳空间暂态电磁辐射计算 被引量:14 2016年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引入到变电站中,而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中的隔离开关操作往往作会造成空间暂态电磁辐射,分析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GIS管壳周围空间电磁场分布对安装在管壳周围的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建立了GIS管壳的电路和电磁辐射模型,计算得到了GIS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管壳接地电流引起的空间暂态电磁场。结果表明:管壳周围电磁场时域波形跟随管壳电流变化;管壳附近的空间电磁场随着与管壳之间距离增加而剧烈衰减,在离管壳较远的位置,电场呈线性衰减,磁场呈指数衰减;随着接地点个数增加,暂态对地过电压的幅值显著降低,且离套管位置较远处电磁场幅值有所减小。对GIS管壳附近的空间电磁场进行了测量,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基本相符。 干喆渊 赵军 张建功 谢鹏康 陈恒林关键词:气体绝缘变电站 隔离开关 管壳 接地电流 电磁兼容 一种电抗器绕组在雷电波作用下响应特性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抗器绕组在雷电波作用下响应特性的分析方法,其根据圆筒式绕组和铁芯式绕组的结构,计算得到电抗器的分布电容;电抗器分布电容包括匝间电容,饼层间电容以及绕组对铁芯的电容和绕组对地电抗器外壳的电容;匝间电容和饼... 谢鹏康 陈国柱文献传递 VFTO作用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口电磁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19 2015年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凭借绝缘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动态范围宽、无磁饱和等优良特性在变电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变电站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开关操作过电压,尤其是隔离开关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对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的电磁干扰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了高压变电站VFTO产生和传播的物理过程,建立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罗氏线圈的高频暂态模型,得到了VFTO作用下罗氏线圈端口的信号波形。通过对比集中参数、分布参数以及实测的信号波形,证明分布参数模型可更好地反映罗氏线圈在VFTO作用下的高频特性。 张建功 赵军 谢鹏康 陈恒林关键词:电子互感器 罗氏线圈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并联磁阀三相六柱式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磁损特性 被引量:6 2015年 分析磁阀式可控电抗器(MCR)的主要工作原理,介绍三相六柱三维式MCR的铁心结构和MCR铁心损耗的主要来源.从磁通密度的角度出发,将三维式铁心结构和传统平面式铁心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铁心中的磁路分布,介绍三维结构铁心减少损耗的主要机理.三相三维铁心结构的MCR采用并联式磁阀,利用磁阻材料和硅钢片混合堆叠,可以缓解由于磁阀处铁心饱和而产生的边缘效应,降低磁阀处的漏磁,进而减小磁阀边缘处的涡流损耗.使用Ansoft电磁场仿真软件对平面和三维2种类型的MCR进行磁场分析,研究铁心磁轭和磁阀中的磁通密度曲线,对比并联磁阀和传统磁阀表面位置的磁通密度分布.仿真结果表明:三相六柱和并联磁阀结构可以使磁通分布得到优化,进而有效减小MCR的铁心损耗.所采用的磁损特性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可控电抗器. 谢鹏康 陈恒林 陈国柱关键词:磁通密度 铁心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