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英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科
  • 2篇强直
  • 2篇强直性
  • 2篇强直性脊柱炎
  • 2篇疗效
  • 2篇耐药
  • 2篇结核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炎
  • 2篇骨科感染
  • 2篇关节
  • 2篇杆菌
  • 1篇代谢
  • 1篇电磁场治疗
  • 1篇动态监测
  • 1篇血尿酸
  • 1篇血栓
  • 1篇血糖
  • 1篇血糖分析
  • 1篇血症

机构

  • 12篇郑州市骨科医...

作者

  • 12篇张英
  • 2篇高焱
  • 1篇郑岩
  • 1篇张灵
  • 1篇于雅丽
  • 1篇王雷鸣
  • 1篇李菲
  • 1篇王利敏

传媒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轴型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应用依那西普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中轴型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期患者予以依那西普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中轴型AS活动期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6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皮下注射依那西普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4周时,治疗组的Bath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患者骶髂关节核磁(MRI)评分为(26±14)分,低于对照组的(48±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治疗组患者MRI评分为(5±4)分,低于对照组的(6±5)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12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3%(47/56)、92.86%(52/56)、96.43%(54/56),对照组分别为66.00%(33/50)、78.00%(39/50)、94.00%(47/50),两组患者治疗2、4周时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12周时,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6%(3/56)、5.36%(3/56)、3.57%(2/5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00%(9/50)、20.00%(10/50)、16.00%(8/50),两组患者同时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轴型AS活动期应用依那西普治疗,起效快、作用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高焱张英
关键词:依那西普疗效观察
中老年人骨代谢生化标志物骨钙素测定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通过对中老年人群进行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骨钙素(BGP)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Ca)、血清磷(P)的检测,探讨中老年人群的骨代谢动态变化,以及影响血清BGP含量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社区中老年居民1500例。其中男703例,女797例。按性别、年龄、分组,每10岁为一年龄组。对所有参加人员均进行血清BGP、ALP、Ca、P的测定。结果男、女两性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BGP含量均逐渐降低,说明中老年人群的骨代谢处于缓慢高分解、低合成的负平衡状态。两者呈负相关性。但是在女性年龄(50~59岁)组,血清BGP含量却明显高于另两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ALP、Ca、P在两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BGP是反映骨代谢指标的一项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在中老年人群中检测BGP水平可及时进行高危骨折风险的评估。
张英
关键词:老年人
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2006年
高焱张英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脉冲电磁场疗效
骨科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血脂及血糖分析
2013年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以及血尿酸与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12年间就诊患者中抽取高尿酸血症组(全年共计检测出:767例)和正常尿酸组(767例),对2组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抽取的767例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男性患病率为84.1%,女性患病率为15.9%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高尿酸血症组血清血脂、血糖水平均值往往高于正常尿酸组。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患病率具有性别倾向性,男性患者比例大于女性患者,女性为保护因素;血清尿酸与血脂、血糖水平有密切相关应引起重视。
张英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血脂血糖
骨科葡萄球菌连续三年耐药变迁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张英
帕米磷酸二钠对骨癌性疼痛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帕米磷酸二钠对骨癌性疼痛模型小鼠镇痛作用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小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观察组,每组15只。将前列腺癌细胞RM-1注射入股骨远端的骨髓腔,制造小鼠骨骼痛模型。对照组将前列腺癌细胞RM-1灭活后注入股骨远端骨髓腔;观察组给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模型组与对照组均使用等量生理氯化钠溶液代替。观察各组小鼠热辐射刺激及机械刺激的疼痛变化,疼痛行为检测完毕后,立即处死小鼠,取小鼠右侧股骨骨髓标本在液氨中保存备用。Western blot、实时PCR法对TNF-α、Bax、Bcl2及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术后14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模型组各项疼痛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6、13d时,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各项疼痛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Bax、Caspase-3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Bcl2蛋白及Bcl2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帕米磷酸二钠能有效缓解骨癌性疼痛模型小鼠疼痛,其作用机制与上调骨癌性疼痛模型小鼠TNF-α表达和改善Bax、Caspase-3、Bcl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王利敏张英任世元
关键词:帕米磷酸二钠BCL2
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诊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造成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是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有效控制RA的病情发展。
张英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肠杆菌科细菌骨科感染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骨科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常见菌种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573例可疑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检出94株肠杆菌科细菌,占阳性标本的34.1%。主要菌株大肠埃希菌22株、阴沟肠杆菌18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15株。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敏感,其他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结论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和耐药率高临床应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
张英
关键词:肠杆菌科
骨科感染偶发分枝杆菌的临床案例分析一例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偶发分枝杆菌属于快速生长的分枝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但其导致的骨科感染病例少见报道,现分析我院骨科感染偶发分枝杆菌病例一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其实验室检查过程、临床特点及治疗过程,并随访其治疗效果。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容易漏诊、误诊,常规细菌培养不易检出,其导致的感染难以控制,且治疗过程较长。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感染报道越来越多,但是治疗过程较复杂,治疗时间较长,其分离、培养及鉴定对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韩交玲王雷鸣郑岩于雅丽张英李菲许林林叶静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骨科关节
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张英孙新宇张灵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