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生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天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白质疏松与白质脑病
- 2009年
- 脑白质疏松系指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半卵圆中心)CT上的弥漫性低密度带或MRIT2加权像上的弥漫性高信号区,是一个影像学概念。小动脉病变导致的白质纤维脱髓鞘是发生白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白质脑病是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白质髓鞘损伤为主的白质结构性改变,影像学表现为白质疏松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是一个临床疾病概念。缺血性白质脑病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文章对脑白质疏松与白质脑病进行了综述。
- 王寅生
-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白质脑病脑血管病
- 大骨瓣切除术治疗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骨瓣切除术治疗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行大骨瓣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7dCT复查均见脑组织从减压窗膨出,中线结构移位减轻。11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1例,存活10例。10例出院患者随访12个月,死亡2例,其余8例遗留偏侧瘫痪,5例生活不能自理,3例生活部分自理。结论大骨瓣切除术治疗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能缓解脑梗死继发的脑水肿,颅内高压症状,降低急性期死亡率。
- 王寅生
- 关键词:脑梗死脑水肿颅内高压
- 老年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对1999~2008年收治的13例老年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诊断、手术治疗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全部病例均行CT和/或MRI检查。所有患者皆行双侧钻孔引流术。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CT和MRI检查是老年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诊断手段,尤以MRI检查为最佳。手术治疗老年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
- 王寅生
- 关键词: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
- 降纤酶联合益欣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降纤酶合用益欣雪(阿司匹林肠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单用益欣雪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口服益欣雪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降纤酶,每次10U静脉滴注3d。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检测血液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纤酶治疗组治疗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结论降纤酶合用益欣雪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 张泰王寅生陈静
- 关键词:降纤酶急性脑梗死
- 奥美拉唑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 洛赛克) 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121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预防组、西咪替丁预防组、无抗酸药组,于患者住院期间观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例数。结果 三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奥美拉唑预防组2 .70 % 、西咪替丁预防组17.07% 、无抗酸药组23 .26 % 。奥美拉唑预防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咪替丁预防组(P< 0.05) 和无抗酸药组( P< 0 .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后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能有效地防止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 王寅生张志明及红梅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 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 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因其优越的效果和极少的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对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应用降纤酶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本文对其临床资...
- 王寅生刘津贤张泰康凯曹颖
- 关键词: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纤维蛋白
- 文献传递
- 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局部止血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 1999年
- 各种颅内疾患引起颅内高压综合征,均可能并发应激性溃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对于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一向是十分重视的。在综合治疗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则上,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局部止血方法,取得了短时间止血的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病例均选自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入选病例不同颅内疾患均引起颅内高压综合征,由于颅内高压引起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明确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立即给予抢救措施。试验组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62.73±7.79)岁,对照组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64.08±10.67)岁。
- 王寅生冯岩张淑玲及红梅薛志杰
-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方法
- 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 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因其优越的效果和极少的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对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应用降纤酶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 王寅生刘津贤张泰康凯曹颖
- 关键词:降纤酶短暂性脑缺血免疫治疗
- 文献传递
- 自发性脑干出血被引量:5
- 1999年
- 我院神经科近3年中确诊的11例自发性脑干出血,并结合文献,分析了自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后,提出了自发性脑干出血的分型问题。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11例脑干出血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24~74岁,平均(54.45±17.80)岁。既往有高血压史者8例。 1.2临床表现 11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发病诱因:情绪波动3例,劳累后2例,大便时1例,无明显诱因5例。症状表现:二便失禁5例,头痛4例,头昏2例,呕吐9例。
- 王寅生祝兆林
- 关键词:脑干出血
-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继发脑出血被引量:1
- 2003年
- 王寅生罗涛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溶栓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