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传染
  • 2篇染病
  • 2篇网络直报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传染病
  • 2篇传染病报告
  • 1篇药敏
  • 1篇药物
  • 1篇一线药
  • 1篇一线药物
  • 1篇腮腺炎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水痘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流行性

机构

  • 8篇达州市疾病预...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8篇丁敏
  • 3篇陈松
  • 3篇李红
  • 2篇彭焕文
  • 2篇常宏
  • 2篇徐渠
  • 1篇瘳东
  • 1篇周汉洪
  • 1篇雷章权
  • 1篇张华
  • 1篇张光明
  • 1篇陈杨
  • 1篇唐俊柏

传媒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015—2020年达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达州市手足口病和病原学流行现状,为达州市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5—2020年现住址为达州市的手足口病例信息和达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病原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5—2020年达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7 10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0.49/10万,偶数年发病率高于奇数年,各县(市、区)每月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呈现5-7月和10-11月两个高峰;男女比为1.49∶1,男性发病高于女性,5岁以下儿童占96.76%,以散居儿童为主,幼托儿童次之;共检测1 728份标本,阳性率为69.97%,EV 71构成比降至1%以下,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升高。结论 达州市2015—2020年手足口病处于低流行状态,呈现明显季节性和周期性,防控重点在两个高峰时间和5岁以下儿童,优势毒株为其他肠道病毒,需进一步强化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并尽快开展其他肠道病毒分型工作,明确当前流行毒株。
刘艳芳彭焕文潘霞胡春雷丁敏吴浪纪会琼罗小莉王芸
关键词:手足口病
2005—2013年达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掌握达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达州市疾病监测信息管理报告系统的2005—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达州市2005—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31/10万;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78/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63/10万,男女报告发病数性别比为1.78∶1,男性和女性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4岁年龄组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数占87.68%;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报告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分别占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总数的62.94%、19.76%、11.01%;通川区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90/10万,渠县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58/10万,各区、县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7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59.54%。结论该市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人群。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动态监控;做好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
丁敏陈松李红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达州市麻风病流行现况及其发病预测
目的:预测2014-2023年达州市麻风病发病率、患病率,为制定今后麻风病防治工作目标、组织措施和技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达州市麻风病流行现况及1958-2013年统计资料为依据,用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公式:(28)n...
唐俊柏丁敏彭焕文
关键词:麻风病
文献传递
2006—2013年达州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掌握达州市水痘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对策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达州市疾病监测信息管理报告系统的2006—2013年水痘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达州市2006—2013年水痘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52/10万,各年度水痘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96/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00/10万,男女报告发病数之比为1.45∶1,男性和女性水痘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4岁年龄组水痘报告发病数占86.16%;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报告水痘发病数分别占水痘报告发病总数的49.97%、24.91%、18.46%;5、6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38.76%。结论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是水痘高发人群,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水痘高发场所,春末夏初是水痘高发季节。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水痘疫情动态监控,准确掌握水痘流行趋势并及时预警;做好水痘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丁敏陈松李红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特征
2012年通川区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
2014年
目的掌握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传染病报告情况,为提高通川区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对达州市通川区的县、乡两级21家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21家医疗机构2012年共计报告1775例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1.99豫,及时报告率为96.51豫,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92.03豫、准确率为90.21豫,纸质报告卡信息与网络直报信息一致率为89.75豫。结论通川区部分医疗机构存在漏报和迟报现象,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和纸质报告卡信息与网络直报信息一致率亟需进一步提高。
常宏徐渠丁敏
关键词:传染病网络直报
1958-2001年达州市钩体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张光明张华丁敏雷章权瘳东
关键词:钩体病发病率传染源流行病学
2019—2020年达州市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一线药物耐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达州市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一线药物耐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耐药结核病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2020年达州市从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培养的446株结核分枝杆菌(MTB),采用比例法检测MTB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和链霉素(SM)的敏感性,结合病例背景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分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共检测446株结核分枝杆菌,对INH、RFP、EMB和SM的单耐药率分别为29.37%、34.75%、15.70%和21.75%,单耐药率和耐多药率(MDR)分别为43.95%和23.99%。男性患者耐药率高于女性患者(46.78%对比32.58%,P=0.016);复治患者耐药率高于初治患者(80.95%对比42.12%,P<0.001);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耐药率有差异,且年龄越大耐药率越高(P<0.001);主要生活在农村的患者单耐药率明显高于城镇患者(46.09%对比33.33%,P=0.042);项目县的患者单耐药率和MDR率远低于非项目县(91.11%对比23.47%,58.62%对比9.00%,P<0.001);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之间耐药率无差异(P=0.61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例类型和地区与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相关。发生耐药的风险比较,年龄增高风险越大,复治病例是初治病例的8.851倍(95%CI,2.556~30.646),非项目县是项目县的38.884倍(95%CI,19.519~77.465)。结论达州市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群,特别是复治人群的结核病耐药性监测和规范化管理力度,预防疾病复发,同时扩大监测项目范围,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耐药结核病。
李红丁敏谭柯周汉洪邹依霖陈松陈杨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
2013年达州市传染病报告质量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掌握四川省达州市传染病报告情况,为提高达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对达州市7个县(区、市)的县、乡两级28家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28家医疗机构2013年共计报告3 856例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1.10%%,及时报告率为98.68%,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95.83%、准确率为93.85%,纸质报告卡信息与网络直报信息一致率为92.46%。结论达州市部分医疗机构存在漏报和迟报现象,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和纸质报告卡信息与网络直报信息一致率亟需进一步提高。
常宏徐渠丁敏
关键词:传染病网络直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