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勇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社会主义
  • 4篇主义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特色社会主义
  • 2篇逻辑
  • 2篇科学社
  • 2篇科学社会
  • 2篇科学社会主义
  • 2篇辩证
  • 2篇辩证统一
  • 1篇邓小平
  • 1篇中国国情
  • 1篇中国梦
  • 1篇社会主义初级...
  • 1篇社会主义现代...
  • 1篇全面建成小康...
  • 1篇小康
  • 1篇小康社会
  • 1篇历史逻辑
  • 1篇国情

机构

  • 5篇重庆市委党校

作者

  • 5篇李志勇

传媒

  • 3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探索
  • 1篇党政干部参考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两个逻辑”辩证统一的科学内涵初探
2016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两个逻辑”辩证统一的重大论断,是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的新的历史性回答,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起点。
李志勇
关键词:历史逻辑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
“两个逻辑”辩证统一的科学内涵初探
2016年
"两个逻辑"辩证统一的论断,是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的新的历史性回答。这一论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从描述性认识上升到本质性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核心观点和理论原点;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水平,从方法论层面提升到本体论层面。按照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划分,认识"两个逻辑"辩证统一有五个维度: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明史,贯穿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梦想,与科学社会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理想高度契合;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得出深刻的历史警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与科学社会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高度契合;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充分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政权得失逻辑,与科学社会主义揭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高度契合;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史,充分实践了"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中国文化智慧,与科学社会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根本方法高度契合;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史,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思想,又继承了我国历史上改易更化的思想。
李志勇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走向新常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引量:2
2016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逐渐走向新常态。新常态以"两个逻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回答为理论核心。"两个逻辑"的新概括,是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回答。"两个逻辑"的新概括,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提升到新水平,由构成性认识到总体性认识,由外延性认识到内涵性认识,由特征性认识到本质性认识。只有坚持"两个逻辑"辩证统一,我们才能不断破解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如何确保长治久安、如何筑牢精神家园、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等重大时代课题。在破解这些难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升级版。
李志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以来党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拓展和深化
2015年
深刻把握中国国情是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党的重要历史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这些新认识,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基础,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涵盖物质、制度和精神,充满了深邃的历史感和鲜活的现实感,呈现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其基本点包括:提出始终"牢牢把握最大国情、牢牢立足最大实际"的根本要求,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提出"历史和现实都要看、物质和精神也都要看",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国情的全方位认识;提出"让13亿多人都过上好日子,还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的重要论断,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认识。这些新论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总依据。
李志勇
关键词: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梦
邓小平的解放思想观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从邓小平的论述看,解放思想的规律包括:解放思想的根本价值导向是人的发展;解放思想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解放思想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和制度条件。解放思想的方法论原则主要有:思想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原则;思想和人民利益相符合原则;尊重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原则;创新原则;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原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主要是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破除"片面追求GDP习惯"、"集中权力习惯"、"绝对一元化习惯"、"行政主导社会习惯"和"人民利益抽象化习惯",以新的思想解放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化。
李志勇
关键词:邓小平方法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