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华
- 作品数:20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胃癌前病变患者口腔中龋病及牙周病主要致病菌的分布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和分析胃癌前病变患者口腔中龋病和牙周病主要致病菌的分布,探索胃癌患者口腔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与健康人群的差异,为口腔疾病与胃癌的相关性的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按病理诊断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胃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提取唾液和牙菌斑样本DNA,进行实时定量PCR,所得数据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细菌的分布情况,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细菌的DNA水平的差异。结果病例和对照组的唾液中的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和远缘链球菌(Streptococcus sobrinus,Sb)2种龋病相关主要致病菌,无论是检出率还是DNA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病例和对照组的唾液和牙菌斑中牙周病主要病原菌牙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和福赛斯坦纳菌(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的D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a在两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样本中Pg的DNA水平在两组间则颇为相近,病例组稍低于对照组。牙菌斑样本中的Pg则是病例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前病变患者口腔中被测的龋病主要致病菌与未见差异,而牙周主要致病菌的含量与健康对照人群有所不同。伴放线放线杆菌可能在胃癌与牙周病相关性中发挥作用。
- 孙静华李仪红侯本祥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龋病牙周病致病菌
- 一种口腔医学数字化病例智能管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医学数字化病例智能管理方法,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技术领域,口腔医学数字化病例智能管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运用数字化采集设备对患者的口腔内部结构、病症表现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同时整合患者过往的纸质...
- 孙静华
- 一种构建原核生物单细胞RNA测序文库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原核生物单细胞RNA测序文库的方法。该方法可对在保持原核生物细胞不裂解的状态下为mRNA加上一个延长序列,利用这个延长序列可以高效率地调取原核生物mRNA,并为不同细胞来源的mRNA标记不同的细胞标签,...
- 孙静华李小林
- 口腔健康状态、口腔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牙周病或龋齿与胃癌癌前病变的发病风险是否相关.并分析和比较胃癌前病变组人群和对照人群的的口腔细菌感染与胃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将131名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分成两组:病例组患有胃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
- 孙静华侯本祥李仪红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RT-PCR口腔细菌
- 单细胞4C文库构建方法和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细胞4C文库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交联多细胞样本内的DNA,酶切DNA,重连DNA,分离单细胞,解交联,线性扩增重连片段,加单链接头,以及文库扩增的步骤。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单细胞水平的4C文库的构建与...
- 孙静华
- 16sRNA测序分析胃癌患者口腔菌群分布特征
- 目的:利用16sRNA高通量测序,研究胃癌患者口腔微生物的菌群分布特征,获得口腔菌群与胃癌的相关性的科学证据。方法:采集胃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口腔中的唾液及牙菌斑样本,PCR扩增,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
- 孙静华尹杰李小林侯本祥张忠涛
- 关键词:口腔菌群高通量测序胃癌
- 伴放线放线杆菌细胞致死性扩张毒素序列进化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研究伴放线放线杆菌(Aa)细胞致死性扩张毒素(CDT)的3个蛋白亚基在不同细菌中的序列变化情况,为牙周病中Aa菌株的检测提供思路。方法:运用ncbi genbank数据库、蛋白同源性比对(blast P和tblastn)及极大似然法构建进化树等,研究Aa中CDT蛋白的3个亚基在不同菌种的序列保守性。结果:在Genbank数据库674个属的细菌中,发现有20个属27个种含有CDT蛋白亚基,其中11个种的细菌只含有Cdt B蛋白亚基。在进化过程中,Cdt B与CDT其他两种亚基蛋白相比,序列间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且蛋白序列更为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a的Cdt B蛋白与嗜血杆菌属、沙门氏菌属和螺杆菌属的细菌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Aa CDT蛋白复合体的Cdt B与其他两个亚基的蛋白在序列进化上存在显著差异,推测一些菌种中CDT蛋白毒性功能的发挥并不需要3个亚基共同存在。
- 孙静华张琛喻钢侯本祥
- 关键词:伴放线放线杆菌进化生物信息学
- 一种口腔橡皮障打孔模板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口腔橡皮障打孔模板,包括用于对口腔橡皮障打孔位置进行定位的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布置在至少一个分区中,至少一个分区对应于牙齿的至少一种治疗类型和/或至少一个治疗区域。前牙区多颗牙治疗用孔标记点区...
- 孙静华李小林
- 文献传递
- 胃癌患者口腔菌群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研究胃癌患者口腔微生物的菌群分布特征,获得口腔菌群及牙周致病菌与胃癌的相关性的科学证据。方法采集胃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口腔中的唾液及牙菌斑样本,PCR扩增,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各样本中16S rRNA V4区进行双端测序通过BIPES以及QIIME分析并比较不同人群口腔中牙菌斑和唾液样本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聚类分析胃癌患者口腔菌群失衡的主要特征。结果胃癌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口腔菌群的交叠情况结果显示胃癌患者的口腔细菌更为复杂,菌群的组成和相对丰度分析发现,在胃癌组的唾液和牙菌斑样本中某些细菌的异常聚集,包括:红环菌目(Rhodocyclales)、梭菌目(Clostridiales)、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暖绳菌目(Caldilineales)、菌目Synergistales。而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Streptophyta和立克次体目(Rickettsiales)3个在胃癌组中异常减少。结论胃癌患者的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健康对照人群有所不同,提示口腔菌群发生相应改变与胃癌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口腔微生物的检测有潜力作为未来胃癌早期诊断或筛查的一种手段。
- 孙静华尹杰李小林侯本祥张忠涛
- 关键词:口腔菌群高通量测序胃癌
- “引导沟”改良去骨开窗术式在显微根尖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评估"引导沟"改良去骨开窗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牙唇颊侧骨壁完整或缺损最大直径<3mm的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改良去骨开窗术式组(试验组)和传统去骨开窗术式组(对照组)各15例,共36颗患牙...
- 孙静华张琛侯本祥
- 关键词:去骨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