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俊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国外种质资源在白城市玉米育种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1年
- 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是育成突破性玉米品种的基础保障。分析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指出在白城市农科院育成的17个玉米杂交种中均含有国外血缘,对白城市拓宽种质资源,提高作物产量,实现育种的"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三大目标有积极作用。
- 赵吉春毕长海张太俊王丽红
- 关键词:玉米育种
- 玉米穗粒数形成过程模型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通过播期、密度、水肥管理等措施创造不同的玉米生长状态,在动态调查玉米关键生育时期生长及穗粒形成的基础上,建立玉米穗粒数与干物质积累、出苗-吐丝持续时间、比茎重(单位茎长的干物质重)的关系模型,模型模拟的相对误差(RE)为0.08%,相关系数(R)为0.857,模拟值与观测值吻合度高,拟合效果显著。模型预测效果的t测验表明,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方程可以很好地预测玉米穗粒数。通过对玉米穗粒数形成过程的分析表明,模型变量基本反映了玉米穗粒数决定过程涉及的因素,从统计学及生物学方面均能较好地解释玉米穗粒数的形成。本研究也建立了玉米比茎重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模型,两者在9叶期、12叶期和吐丝期均呈负相关关系,模型的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
- 阎忠敏廖树华张太俊周顺利
- 关键词:玉米穗粒数干物质积累
- 特用型玉米研究与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 本文介绍了特用型玉米的类型、营养价值、用途和综合开发利用情况及研究现状.旨为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发展食品工业及畜牧业,实现玉米的梯级开发和多层次增值提供参考.
- 陈淑君张太俊赵吉春冷廷瑞徐超颖
- 关键词:玉米综合利用食品工业畜牧业营养价值
- 文献传递
- 玉米新品种白早9号
- 2005年
- 张太俊陈淑君赵吉春孙海权毕洪涛赵建风孙晶
- 关键词:玉米选育栽培要点
- 玉米杂交种白单52号
- 孙晶齐伟杰毕洪涛马春祥孙海权赵吉春赵建风陈淑君冷廷瑞于艳红于勇苏波张太俊
- 该项目根据吉林省西部半干旱特殊生态区是年降雨量少,年大于等于10度活动积温为2800度,适宜大面积种植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22天左右的中熟玉米品种的主要生态特点选育出玉米杂交种白单52号,它具有增产潜力大、抗玉米丝黑穗...
- 关键词:
-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
- 特用型玉米研究与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 本文介绍了特用型玉米的类型、营养价值、用途和综合开发利用情况及研究现状。旨为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发展食品工业及畜牧业,实现玉米的梯级开发和多层次增值提供参考。
- 陈淑君张太俊赵吉春冷廷瑞徐超颖
- 关键词:特用型玉米综合利用食品工业畜牧业
- 文献传递
- 十七个水稻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1
- 2021年
- 本实验选用17个育成品系在本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田间调查、室内考种,对各个品系进行分析,为选育适应本地的丰产,抗病,抗逆性强,优质,适应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第一、产量最高的是P3,相较对照品种增产18.81%,应该在下一年进行种植实验;第二、P14,P16,应该在下一年再进行小区实验;第三、其余品种产量偏低,在本地暂无推广价值。
- 马信飞张太俊赵吉春赵建风郝曦煜
- 关键词:水稻
- 大豆新品种白农10号
- 顾广霞王英杰梁杰张太俊金锐王辉李建波刘伟尹凤祥张云万王润东徐超颖薛丽静
- 该所以白农9号为母本,河北大黄豆为父本,配置了白农10号竟产量鉴定,其产量鉴定试验发现两年10点次平均公顷产量2184.5公斤,比对照品种白农6号增产14.1%。5点次平均公顷产量2588.0公斤,比对照品种白农6号增产...
- 关键词:
- 关键词:大豆
- 大豆新品种白农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 2003年
- 大豆新品种“白农 9号”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 ,抗旱性较强 ,品质优良 ,脂肪含量 2 2 2 9% ,蛋白质含量 3 9 88%。两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170 3kg/ 667m2 ,比对照品种“吉林 3 3”增产 18 0 8% ,现已成为吉林省西部地区主推品种。
- 金锐王者义张太俊王英杰
- 关键词:大豆栽培技术孢囊线虫抗病性抗旱性栽培要点
- 大鹦哥绿935
- 尹凤祥李建波顾广霞王辉张云万杨付军张敏梁杰张太俊金锐刘伟石伟
- 该项目中的选育目标大鹦哥绿935属于中熟品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0天左右,需积温2296度。植株属于直立型,亚有限结荚习性;幼茎及花蕾均为黄绿色;株高74.5厘米左右;分枝3~5个,单株荚数19.7个,荚长10厘...
- 关键词:
- 关键词:绿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