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莉萍

作品数:6 被引量:18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单胞菌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1篇亚胺培南
  • 1篇阳性
  • 1篇药敏
  • 1篇药敏实验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医院感染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沙星
  • 1篇嗜麦芽假单胞...
  • 1篇嗜麦芽窄食单...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头孢
  • 1篇头孢菌素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邯郸市中医院

作者

  • 6篇赵莉萍
  • 3篇程彦国
  • 2篇吴坚
  • 2篇周薇薇
  • 2篇张军民
  • 1篇罗燕萍
  • 1篇崔岩
  • 1篇林彦
  • 1篇白立彦
  • 1篇刘梅
  • 1篇沈定霞
  • 1篇王英
  • 1篇肖征
  • 1篇俞森洋
  • 1篇周贵民

传媒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199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肺部肠球菌医院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了解肺部肠球菌医院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 我院74例肺部肠球菌医院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结果 74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株(91.9%)多于屎肠 球菌株(8.1%);老年,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易发生肺部肠球菌医院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死亡率 高(33.8%);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部分青霉素族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低,对万古霉素和替卡西林 敏感。结论肺部肠球菌医院感染防治困难,需根据药敏选用青霉素族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并严格掌握多肽类抗 生素的适应证。
林彦赵莉萍俞森洋
关键词:肠球菌耐药性医院感染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简易鉴定方法探讨被引量:36
1998年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简易鉴定方法探讨张军民赵莉萍吴坚程彦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即以前的嗜麦芽假单胞菌,后又称嗜麦芽黄单胞菌,1993年改为现名[1]。该菌由于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常成为严重的院内...
张军民赵莉萍吴坚程彦国
关键词:嗜麦芽假单胞菌亚胺培南
头孢菌素类药对阳性液体培养物直接药敏实验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类药对阳性培养物的直接药敏临床应用价值及与标准法的符合率。方法 经Vital全自动血培养仪监测阳性血培养为例作直接药敏实验 ,并与取得纯菌后的药敏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二者符合率为 >98%。而直接法时间比标准法提前了近 4 8h。结论 直接药敏试验法缩短了检验时间 ,头孢菌素类药可直接用于阳性培养物的药敏试验 ,且与标准法药敏实验符合率高。
程彦国赵莉萍周薇薇王英
关键词:药敏试验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检测及临床意义的探讨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HBcA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常规乙型肝炎两对半的ELISA方法检测结果与HBcAg,HBVDNA的检测进行比较。结果 共检测 113例标本 ,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时 ,HBcAg的阳性率为 88 7% ,HBsAg、HBeAg为阳性时 ,HBcAg的阳性率为 10 0 % ,HBVDNA阳性标本中 ,HBcAg的阳性率为88 0 % ,HBeAg的阳性率为 10 0 %。结论 开展HBcAg的检测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HBV的感染程度及复制情况 ;用ELISA方法检测HBcAg 。
周薇薇肖征赵莉萍杨春云
关键词:HBVHBCAG
分离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被引量:110
2004年
目的 检测我院内科某病区产金属 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纸片法测定产金属 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 ;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该病区产金属 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占同期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 32 .3% ,产酶菌株对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奈替米星 ,复方增效磺胺耐药 ;对阿米卡星敏感 ;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环丙沙星、洛美沙星部分敏感。结论 产生金属 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及碳青酶烯类耐药的机制之一 ,实验室对其正确检测可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减少耐药性的扩散。
沈定霞罗燕萍崔岩赵莉萍白立彦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耐药性
大肠埃希菌耐环丙沙星gyrA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9
1998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环丙沙星gyr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用环丙沙星浓度梯度法试条检测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最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gyr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扩增产物片段长度为668bp,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消化PCR产物,行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共检测大肠埃希菌41株,14株MIC在0.25~0.5μg/ml的菌株,未检出耐药性突变位点;4株MIC在1~2μg/ml的菌株(2株MIC为1μg/ml、1株为1.5μg/ml,1株为2μg/ml)均出现gyrA基因突变;耐药菌23株(1株MIC为16μg/ml,其余≥32μg/ml)也均发生gyrA基因突变。结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与HinfⅠ酶切位点突变密切相关,低水平耐药菌株gyrA基因发生突变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张军民吴坚赵莉萍程彦国刘梅周贵民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环丙沙星GYRA基因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