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脑出血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出血
  • 1篇血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再出血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后再出血
  • 1篇缺损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梗塞
  • 1篇缺血性卒中
  • 1篇卒中
  • 1篇钛网
  • 1篇外伤
  • 1篇外伤性
  • 1篇微创

机构

  • 3篇安徽省临泉县...
  • 1篇临泉县人民医...

作者

  • 4篇孙浩
  • 4篇刘金龙
  • 2篇王如海
  • 2篇张燕辉
  • 1篇姚一搏
  • 1篇王东林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8—2013-08在我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155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后26例患者再次出血,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查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26例患者再次出血,发生率为16.7%。单因素分析提示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手术方式、凝血功能、术后躁动与术后再出血有关(P<0.05)。术后舒张压超过120mmHg、术后收缩压超过200mmHg、发病至手术时间低于6h、术前凝血功能异常、躁动是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而微创引流并不是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与手术时机、术后血压控制、凝血功能等有关,与微创或开颅手术方式无关,注意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改善预后。
刘金龙张高健揭家广赵子森孙浩蒋友田王如海张燕辉张至君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
外伤性大面积缺血性脑梗塞的诱发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分析外伤性大面积缺血性卒中的危害风险的各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52例外伤性大面积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手术治疗48例(传统术式19例,改良术式29例)。同期未合并大面积缺血性卒中手术治疗患者67例作为对照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外伤性大面积缺血性卒中的危害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进行分析,对外伤引起的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术前脑疝、术前高血压、伤后止血药应用和术前凝血功能异常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张高健刘金龙揭家广孙浩姚一搏
关键词:颅脑外伤
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的三维成形钛网修补术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在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及优点。方法分析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组和二维钛网组的总手术时间、钛网安装时间、钛钉使用数量、修补后容貌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数字化三维成形组的总手术时间、安装钛网时间及钛钉使用数量明显低于二维钛网组,塑形后头部容貌更接近缺损前状态。结论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修补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手术时间短、钛钉使用数量少、塑形满意、并发症少。
刘金龙揭家广张高健赵子森孙浩
关键词:大骨瓣减压颅骨缺损钛网
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经验体会。方法对56例患者根据脑出血后意识状况,分级在Ⅱ~Ⅳ级,出血量>30ml,出血部位深在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选择不同时机进行软通道穿刺,抽吸部分血肿,术后辅助于尿激酶灌注,进行血肿腔引流。结果高血压脑出血56例患者,术后CT复查均提示血肿排空满意,局部脑结构恢复良好。大部分预后良好,其中ADL分级法Ⅰ级15例(26.8%),Ⅱ级20(35.7%),Ⅲ级11例(19.6%),Ⅳ级4例(7.1%),Ⅴ级6例(10.7%)。结论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操作简便,反应轻,手术效果好,术后康复快,值得推广。
刘金龙张高健揭家广赵子森王东林孙浩王如海张燕辉蒋友田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