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中建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企业
  • 5篇国有企业
  • 2篇经营者
  • 1篇选拔
  • 1篇员工管理
  • 1篇企业文化
  • 1篇转换经营机制
  • 1篇资产
  • 1篇资产管理
  • 1篇文化
  • 1篇现代企业制度
  • 1篇理性人
  • 1篇磨洋工
  • 1篇内部人
  • 1篇内部人控制
  • 1篇内部人控制问...
  • 1篇经营者选择
  • 1篇国企
  • 1篇国有企业员工
  • 1篇国有资产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李中建
  • 1篇柳新元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经济与管理
  • 1篇北京市经济管...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国企低效症结的理论观点及其评析
2005年
对于国有企业效率不高的症结,理论界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功能决定论、产权低效论、运行机制低效论和不平等竞争论,这些理论各有得失。近年来决策部门实施的改革举措实际上是对理论界多方探讨的一种综合。但在诸项改革中,经营者的选择、激励与监督机制应该成为下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
李中建
关键词:国有企业
对当前主流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反思被引量:2
2006年
主流的国企改革思路如产权优先论、经营机制转换论和公平竞争论等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践中表现在,以明晰产权为主导的改革效果很不理想,而国企转换经营机制的潜力已挖掘殆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难以操作。从企业契约的观点及人力资本的差异性来看,构建一整套科学的经营者选择、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关键。
李中建
关键词:经营者选择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中的难题及解决思路被引量:7
2005年
民营企业的创业过程与企业家形成过程是统一的,而国有企业往往是先有企业后有经营者的。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中存在诸多难题,它体现在风险承担的不对称、信息缺陷严重、选拔标准在实践中扭曲、经营者身份的准官员化、能力信号显示与专用性知识投资之间的突出矛盾上。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任何意义上的国有企业改革都不可能取得实效。为此,要通过对国企准确定位,区分不同类型的经营者,政府主动"淡出"选拔过程与相机干预相结合,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及发展完善的经理市场来加以优化。
李中建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9
2004年
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是谁?钱颖一(1995)认为,国有企业的内部人就是指企业的经理人员以及企业的职工,因为在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的过程中,经理人员要想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需经过职工公开的支持和默许,他们更易与职工结成联盟。其直接证据是经理经常屈从于职工增加工资的压力(在这一点上经理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导致职工收入的增长与企业绩效成负相关关系。王志强、肖善认为,内部人控制具有不同的国别特性。
李中建柳新元
关键词: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国有资产管理
论诚信特性、生成因素及良好诚信环境的培育被引量:4
2005年
诚信问题实质上人们在市场交易中的道德选择问题,本文探讨了诚信的特性,即互惠性、隐蔽性和单独实施的风险性,分析了影响诚信生成的多种因素,如信仰、价值观、现实的交易状况、交易特点及制度的供给等等,并对如何培育良好的诚信环境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李中建
关键词:诚信
国有企业员工“磨洋工”行为及其治理被引量:3
2003年
国有企业"磨洋工"是一直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体制和机制的问题,也有管理、文化思想观念和员工民主权利的问题。它是企业管理一种隐性博弈的反映,也影响着企业劳动效率的提高。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主要是:改革旧的体制,完善分配和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劳动评估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拓宽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途径。
李中建
关键词:员工管理理性人企业文化国有企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