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林
-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基于ISSR和SSR标记的鄱阳湖流域野生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菰属(Zizania linnaeus)为禾本科,稻亚科,稻族,水生草本植物,共有4个种,菰(Zizania latifolia)为其中1个种,分布于东亚,其他3个种分布于北美。菰是一种稻族野生资源,水生或沼生,为水稻的...
- 吴国林
- 关键词:ISSRSSR
- 文献传递
- 基于SSR和ISSR的鄱阳湖流域野生菰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9
- 2015年
- 用SSR和ISSR标记对鄱阳湖流域30个野生菰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筛选出的19对SSR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253条,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1.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712和0.4144,遗传相似性系数(GS)为0.5590-0.8368,遗传距离(GD)的变化范围为0.1632-0.4410;筛选出的14个ISSR标记引物共扩增出83条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78.2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386和0.4174,遗传相似性系数(GS)为0.5132-0.9342,遗传距离(GD)变化范围为0.0658-0.4868。根据SSR和ISSR基因型数据,采用UPGMA法分别在阈值为0.698和0.728时可将30个野生菰居群聚为3类。可能受人为、水流、动物活动、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居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表明,鄱阳湖流域野生菰居群间SSR和ISSR基因型的多样性丰富,居群间的这种遗传差异或变异,对该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野生菰的遗传进化、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种质资源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 王惠梅吴国林江绍琳黄奇娜奉保华黄长干江绍玫吴建利
- 关键词:居群SSR标记ISSR标记
- 菰(Zizania latifolia)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被引量:8
- 2014年
- 菰是一种稻族野生资源,水生或沼生,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野生菰群体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育种基因资源,同时还有着巨大的生态作用。为建立适宜于菰的ISSR反应体系,以菰DNA基因组为模板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在12个不同梯度水平上设计正交试验针对体系中d NTPs浓度、Mg2+浓度、Taq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模板DNA浓度及引物退火温度等6个因子进行优化,确定了在20μL ISSR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最适因素水平分别为:3.0 mmol Mg2+(10×Buffer),0.5 mmol d NTPs、1.0μmol引物浓度、0.24 U/μL Taq聚合酶、1.5 ng/μL DNA模板以及55℃退火温度。应用该优化体系对80个菰材料进行扩增,证实了该体系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为菰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价与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吴国林王惠梅黄奇娜奉保华江绍琳吴建利黄长干江绍玫
- 关键词:ISSR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