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瑶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历史地理
  • 7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社会
  • 4篇清代
  • 2篇清前期
  • 2篇宗族
  • 2篇民船
  • 2篇民国
  • 2篇航运
  • 2篇航运业
  • 2篇河道
  • 1篇地方社会
  • 1篇地方政治
  • 1篇帝制
  • 1篇迭代
  • 1篇学术
  • 1篇学术反思
  • 1篇学术回顾
  • 1篇盐商
  • 1篇战前
  • 1篇整体史
  • 1篇政治

机构

  • 16篇厦门大学
  • 4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18篇陈瑶
  • 4篇王日根
  • 1篇张霞
  • 1篇万来志

传媒

  • 4篇中国经济史研...
  • 2篇安徽史学
  • 2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经济...
  • 1篇中国社会历史...
  • 1篇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各族皆有家神”——以湘潭阳塘龙王信仰与周氏宗族建构为中心被引量:2
2016年
湖南湘潭阳塘的龙王信仰,作为周氏宗族的家神信仰,与宗族建构密切相关,其发展变化的背后具有深刻的地域社会文化脉络。龙王信仰在周氏族人记忆中是明初周氏始迁祖从江西带来的,由周氏族人轮流奉祀,是周氏宗族早期建构的重要文化符号。雍正初年,周氏宗族编修族谱、修建宗祠、举行祭祖仪式,宗族制度自此成为占有经济资源、展示历史渊源和社会地位的主要方式。晚清以降,周氏宗族通过经管老龙神庙愈益体现其在地域社会文化的中心地位。龙王信仰对于地域宗族和社会结构一直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意涵。
陈瑶
关键词:宗族
清代湖南涟水河运与船户宗族被引量:6
2017年
清至民国湖南湘乡县涟水船户的家族文献,与地方志、《湖南省例成案》等官方文献互相印证,共同摹绘出内陆河道上以运输、捕鱼为生的船户历史。乾隆年间,湖南商贸繁荣,涟水上有六七千只倒划船,装载煤炭及客货,秘密走私硫磺。直至民国年间,涟水河道长期为陈氏、邓氏和潘氏宗族把持。三姓充当埠头,负责管理各埠船户,为官府转运漕粮,共同垄断河道的商旅运输和捕鱼权。三姓分别在宗族内部设立分房轮充运漕之役的机制,后演变为募役当差的应役方式。涟水运漕船户宗族与官方运漕制度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为了解明清州县以下基层运漕机制与实际漕务运作办法提供了实例,也说明官方运漕制度为船户群体提供了组织化的制度背景。涟水船户建构宗族组织的历程,与其他地区船户的社会组织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展现出主动灵活的应对能力。船户等水上社群的经济能力、社会组织和文化水平,不可一概而论,需对其内部的阶层分化予以具体分析。
陈瑶
关键词:宗族漕运
流动的秩序:清代湖南航运业中的船户组织与商业机制
清代,全国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承担大宗小宗、长程短程各项商货输送的船户在其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船户流动不拘的特性难以为官府直接监察、时时掌控,然其所创建、从属与维系的官牙船行、私营船帮、船户宗族等社会经济组织,以及雇船契...
陈瑶
关键词:航运业清代
试论清至民国宁化的民间经济纠纷及其解决
2006年
清至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许多领域仍然维持着民间自我管理的运作机制。在福建省宁化县的诸多族谱、契约中,记录了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若干种民间经济纠纷(如以坟占山纠纷、盗葬纠纷、山场纠纷、房屋纠纷等)及其解决的过程。梳理这些史料,能帮助我们理解清至民国福建山区基层社会管理的模式,揭示国家行政机制与民间社会管理机制间相互连接的关系。由于民间社会的积极努力,官府机构摆脱了繁杂事务的困扰,因而能保持相对精练的状态,并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王日根陈瑶
关键词:民间纠纷习惯法族谱契约
个案研究与整体史追求——《张家才女》评介
2009年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西方中国女性史研究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伊佩霞(Patricia B.Ebrey)、曼素恩(Susan Mann)、高彦颐(Dorothy Ko)、白馥兰(Francesca Bray)、白凯(Kathryn Bernhardt)等人的著作不仅在中国女性史文献资料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发掘,而且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以及研究进路上对历史研究都有深刻的启发。
陈瑶
关键词:整体史才女个案历史研究
清前期湘江下游地区的米谷流动与社会竞争被引量:2
2012年
清前期,湘江下游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米谷输出地,本地积贮大量米谷的地主富户、市场中的粮行、来自外省的米商和常平仓采买人员、地方官,都积极地参与到米谷流动和贸易中。粮行和地主富户通过控诉地方官试图改变常平仓的采买办法,社仓社长与地方官相互勾结经营社仓获利,粮行则通过强力吸纳米谷或通过让利吸引客商以求把持行市。地方官员、客商、粮行和富户在同一个米谷交易和米价变动的空间中互相较量。这个过程呈现了商品贸易对于社会群体及其之间关系的影响,有助于讨论市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陈瑶
关键词:清前期社会竞争
而立之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暨中国经济史研究再出发”学术讨论会综述被引量:1
2013年
2012年12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暨中国经济史研究再出发”学术讨论会在厦门举行。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的40余位学界同仁共聚一堂,
陈瑶张霞万来志
关键词: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
从汉口到湘潭——清初湘潭县重建过程中的徽州盐商被引量:3
2012年
明末清初,随着汉口的兴起,湘潭逐渐发展成为汉口面对湘江流域商品集散的下一级市场。清初,湘潭县经历了顺治六年和吴三桂叛乱两次大的战乱与屠杀,活动于汉口与湘潭两级市场之间的徽州盐商和盐商公匣"吴鼎和"对湘潭县的清理和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从侧面说明湘潭县在清初是淮盐从汉口输入湘江流域的转销市场中心。本文也说明在战乱之后的非常时期,寻求商业利益之外,商人进入下一级市场的首要之举是恢复市场的环境。
陈瑶
关键词:清初徽州盐商
制度更革、绅商新兴与技术迭代——晚清变局中的湘江下游民船航运业被引量:1
2023年
20世纪初发生在湖南湘潭的一桩民船航运业诉讼案,展现了当地船行制度的变革、绅商势力的抬升以及运输业市场的分化。自五口通商以至清末,湘江下游各籍船户和船帮灵活能动地绕过行有百年的船行中介制度,改与地方商界、新兴洋行和轮运公司直接合作,在与新兴轮船运输竞争的同时亦形成彼此融合互补的态势,民船航运业并未因轮船的引进而迅速衰落。相较轮船航运等近代性变革力量带来的挑战,旧有制度体系、内陆商业社会和区域市场结构等多维因素的嬗变,才是当时长江内河民船航运业亟需因应的时代变局。透过微观深描多个维度的历史变因,有助于宏观把握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新旧之间、中外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陈瑶
明中后期赋役改革中的州县官员与地方社会——以长沙府为中心
以往的研究已经认识到,明中后期的赋役改革是一个由下而上的、全国各地时间内容迥异的地方财政改革的过程。在州县一级的赋役改革过程中,州县官员如何面对地方士绅的阻力是一个问题,地方官员的继任者是否持续改革又是另一个问题。从长沙...
陈瑶
关键词:明中后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