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锋
-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肝癌裸鼠移植瘤抗血管生成后肿瘤灌注改变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覆盖全病灶的容积灌注CT(VPCT)用于肝癌裸鼠移植瘤抗血管生成后肿瘤灌注改变情况的可行性。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BALB/cA-nu裸鼠40只,接种人肝癌HepG-2细胞建立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治疗组尾静脉注射贝伐单抗(10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于处理前、处理后第3、6、9天各随机选择5只小鼠行VPCT检测,检测完成处死小鼠后取瘤,免疫组织化学检On,0仅一平滑肌肌动蛋白(OL.SMA)和CD31表达,并检测血管成熟度指数(VMI)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两组实验建模成功率均为100%,未发生感染、死亡情况。治疗第3、6、9天,治疗组肿瘤平均体积分别为(1.15±0.35)、(1.61±0.43)、(1.76±0.59)cm3,对照组分别为(1.72±0.53)、(2.96±0.86)、(3.984-1.02)c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2、2.251、2.357,P=0.039、0.025、0.016)。治疗前,两组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8、0.259)。治疗第3、6、9天,治疗组BF分别为(18.57±4.27)、(26.15±10.78)和(13.05±3.72)ml/(100ml·min),BV分别为(3.35±0.85)、(5.56±2.38)、(3.02±0.99)ml/100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1、5.102、3.561、2.133、2.963、3.512,P=0.030、0.000、0.000、0.038、0.000)。随着时间的进展,治疗组肿瘤组织的MVD逐渐下降,对照组肿瘤组织的MVD值逐渐增多,治疗第3、6、9天,治疗组MVD均低于对照组(t=3.591、4.632、4.215,P=0.000、0.000、0.000)。随着时间的进展,治疗组肿瘤组织的VMI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对照组肿瘤组织的VMI值无明显变化,治疗第3、6、9天,治疗组VMI均高于对照组(t=
- 王亚奇宋红杰任红亮杨森李晓锋
- 关键词:肝癌抗血管生成CT灌注成像
- 同种异体血管的临床应用现状被引量:4
- 2015年
- 由于国内饮食结构改变、人口增长及老龄化,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最常见疾病。外科手术重建血流是治疗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选择合适的血管移植材料,对手术的疗效至关重要。血管移植材料主要有自体血管、同种异体血管、人工血管、组织工程化血管。自体血管如大隐静脉,
- 何菊李晓锋杨森
- 关键词:同种异体血管血管移植材料组织工程化血管血管疾病自体血管
- 同种异体血管在血管外科的应用现状被引量:3
- 2019年
-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血管外科疾病发生率不断升高,血管外科疾病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介入器材更新换代以及腔内技术的普及、发展,腔内治疗血管外科疾病的数量不断增加,每年外科开放手术的病例数量在相对减少。但是外科手术重建血流仍是治疗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选择合适的血管移植材料,对手术的疗效至关重要。目前国内临床应用的血管移植材料主要为自体血管与人工血管。由于国内器官捐献数量的增多,同种异体血管也成为血管重建的重要选择.
- 李晓锋何菊
- 关键词:血管外科器官捐献病例数量腔内技术血管重建
-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在髂动脉的临床应用
- 何菊李晓锋
- 肿瘤患者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急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UEDVT)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4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收治的258例恶性肿瘤合并PICC导管相关急性U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抗凝治疗,至少抗凝3个月,抗凝时间>3个月患者利伐沙班减量为10mg/d。结果随访时间5~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抗凝期间出现1例肺栓塞,无上肢静脉复发或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出血事件发生率为4.3%(11/255),抗凝停药后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占2.0%(5/255),血栓后遗症的发生率为6.7%(17/255)。结论抗凝是恶性肿瘤合并PICC导管相关急性UEDVT的主要治疗措施,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UEDVT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晓锋杨森何菊
- 关键词:导管相关恶性肿瘤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腔内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对比分析腔内治疗和传统动脉旁路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112例SSS患者的病例资料.72例采用腔内治疗;40例采用传统动脉旁路手术治疗.结果 腔内组与手术组的手术成功率(95.8%比100%,P=0.239)、术后锁骨下动脉内径[(8.3±1.6) mm比(8.1±0.7)mm,P=0.374]、术后患/健侧收缩压比[(0.95±0.12)比(0.96 ±0.15),P=0.5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内组与手术组在死亡率[0(0%)比3(7.5%),P=0.018]、术后肾功能不全[2(2.8%)比5(12.5%),P =0.042]、伤口感染[1(1.4%)比4(10%),P=0.034]、手术时间[(1.5±0.32)h比(2.7±0.51)h,P=0.027]、住院天数[(5.7±3)d比(9.3±3)d,P=0.013]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组患者术后1、3、5年的锁骨下动脉通畅率、锁骨下动脉内径、患/健侧收缩压比,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腔内治疗SSS安全、有效,且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杨森何菊李晓锋刘辉赵健刘明明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血管成形术
- 准分子激光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股腘动脉ISR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术(ELA)+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DCB治疗者为观察组;57例POBA+DCB治疗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MLD)、术后3天踝肱指数(ABI)等。术后随访:1、3、6、12月彩超和ABI,12月靶病变血流重建(TLR)、ISR、截肢率、MLD、晚期管腔丢失(LLL)等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TASCⅡ分级以及合并症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6、12月ABI,12月TLR、ISR、截肢率、MLD、LLL等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ELA+POBA+DCB治疗股腘动脉ISR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优于POBA+DCB。
- 杨森何菊李胜玉李晓锋刘辉赵健刘明明
-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再狭窄准分子激光
- LFK—SLT30半导体激光联合聚多卡醇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LFK-SLT30半导体激光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行传统手术的105例患者(单纯手术组)和行腔内激光联合聚多卡醇治疗的113例患者(联合治疗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的手术时间[(50±12)min比(70±10)min],术中出血量[(19±6)ml比(41±8)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联合治疗组[15.2%(16/105)比6.3%(7/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7,P=0.030)。218例患者中,1年随访率85.3%(186/218),2年随访率76.6%(167/218),3年随访率60.6%(132/218),平均随访(20±13)个月,2组复发率[0比3.5%(4/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6,P=0.123)。结论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创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 刘辉何菊李晓锋侯澎张晶谷岩杨森赵健
- 关键词:静脉曲张泡沫硬化剂
- 氢气抑制大鼠腹主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炎症反应的研究
- 2018年
- 目的研究氢气对大鼠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graphy,PTA)术后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40只动脉硬化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PTA术前1周开始腹腔注射氢气饱和生理盐水(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术后8周取材腹主动脉。用HE染色观察两组血管结构,计算测量主动脉内膜/中层比:ELISA试剂盒检测动脉壁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浓度。PTA术前及术后化验两组大鼠静脉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结果PTA术后8周,实验组和对照组腹主动脉内膜/中层比分别为0.111±0.015和0.173±0.028.f=4,728.P〈0.01;IL-1β浓度分别为(834-27)ng/L和(163±48)ng/L,t=5.081,P〈0.01;TNF-α浓度分别为(107±39)ng/L和(353±54)ng/L,f=9.832,P〈0.01。实验组腹主动脉内膜增生程度及炎症因子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大鼠PTA术后静脉血浆中IL-6浓度低于对照组。结论氢气可以抑制大鼠腹主动脉粥样硬化PTA术后的IL-1β、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PTA术后内膜增生。
- 杨森何菊李晓锋刘辉赵健刘明明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成形术炎症因子
- 糖尿病足腔内治疗后动脉再闭塞的处理
- 2014年
- 目的 总结糖尿病足患者腔内治疗后动脉再闭塞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1日收治的371例糖尿病足腔内治疗后动脉再闭塞患者的病因、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结果 首次腔内治疗时按照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rans-A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Ⅱ分级:A级37例、B级85例、C级143例、D级106例.再次闭塞时间为1d至36个月,平均(21±8)个月.再闭塞的原因:内膜增生263例(70.9%)、血栓形成65例(17.5%)、夹层形成19例(5.1%)、支架断裂17例(4.6%)、血管破裂7例(1.9%).再闭塞后给予再次腔内治疗327例(88.1%),动脉旁路手术23例(6.2%),保守治疗13例(3.5%),直接截肢(截趾)4例(1.1%),围手术期死亡4例(1.1%).共随访275例患者,随访时间1~ 36个月,平均(13±8)个月.6、12、24个月的血管通畅率分别为82.9%、71.3%、63.0%,截肢率分别为1.1%、1.8%、2.5%.结论 内膜增生是造成糖尿病足腔内治疗后动脉再闭塞的主要原因.多数患者可再次腔内治疗,近期通畅率较高.
- 杨森何菊侯澎谷岩李晓锋刘辉赵健
- 关键词:糖尿病足血管成形术内膜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