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思峰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韧带
  • 2篇膝关节
  • 2篇交叉韧带
  • 2篇关节
  • 1篇韧带损伤
  • 1篇前交叉韧带
  • 1篇前交叉韧带损...
  • 1篇人工韧带
  • 1篇自体
  • 1篇膝关节后交叉...
  • 1篇肌腱
  • 1篇肌腱重建
  • 1篇交叉韧带损伤
  • 1篇关节镜
  • 1篇后交叉韧带
  • 1篇LARS人工...
  • 1篇磁共振

机构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周冰
  • 2篇卢文海
  • 2篇史思峰
  • 2篇沈振宇
  • 1篇赵凤朝
  • 1篇郭开今
  • 1篇陈向阳

传媒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早期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先进韧带加强系统(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四股胭绳肌腱(ST/G)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手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008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58例膝关节后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ARS人工韧带重建PCL(LARS组)30例,两端均采用挤压螺钉固定;ST/G重建PCL(ST/G组)28例,股骨端使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端采取Intrafix挤压螺钉+门型钉固定。采用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6、9、12个月时患侧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LARS组患者术后扶拐下地、去拐行走、恢复轻量化运动时间[(12.4±4.3)h、(40.3±5.7)h、(3.4±0.6)h]均少于ST/G组[(23.5±6.6)h、(60.4±7.6)h、(7.2±1.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32、t=11.445、t’=14.127,P值均〈0.05)。LARS组在术后3、6、9个月时,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高于ST/G组,Tegner评分在术后3、6个月时高于ST/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术后12个月时LARS组3种膝关节功能评分与ST/G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采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PCL具有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等优势,早期临床效果优于ST/G重建PCL手术;但远期临床效果需要进一步长期研究观察。
沈振宇周冰赵凤朝陈向阳卢文海史思峰郭开今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人工韧带
膝关节前交叉损伤的磁共振与关节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前交叉损伤的磁共振表现与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前交叉损伤提供诊断经验和治疗依据。方法:对我院54例膝关节疼痛、膝关节不稳可疑前交叉损伤的患者行关节镜检查或治疗,本组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本研究采用同一个...
史思峰周冰卢文海张骏沈振宇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磁共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