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琳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地奈德
  • 2篇支气管
  • 2篇气管
  • 2篇癫痫
  • 2篇小儿
  • 2篇小儿癫痫
  • 2篇疗效
  • 2篇患儿
  • 2篇布地奈德
  • 1篇毒性
  • 1篇血性
  • 1篇循环肿瘤细胞
  • 1篇医护
  • 1篇右下肢
  • 1篇载脂蛋白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诊疗
  • 1篇支镜
  • 1篇支气管肺发育...

机构

  • 5篇德阳市人民医...
  • 4篇濮阳市油田总...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作者

  • 9篇刘琳
  • 2篇刘前芳
  • 2篇石春林
  • 1篇刘传文
  • 1篇陈秋芳
  • 1篇张萍
  • 1篇何云
  • 1篇何妮
  • 1篇田婧
  • 1篇李慧敏
  • 1篇付荣
  • 1篇周静雯

传媒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脑脊液PCT、VEGF、S-100B、NSE、MMP及CGRP水平在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降钙素原(PC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100B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PCT、VEGF、S-100B、NSE、MMP及CGRP水平,并分析研究组依照不同层次分组后以上各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脑脊液中PCT、VEGF、S-100B、NSE、MMP及CG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症患儿高于轻症患者,急性期患者高于非急性期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各指标中任意二种、三种、四种及五种联合检测,其诊断效能均在0.923-0.967之间,六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效能最高为0.975。结论: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PCT、VEGF、S-100B、NSE、MMP及CGRP水平均呈现升高的趋势,且不同严重程度及分期患儿的以上指标均有一定的差异,六种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能最高。
石春林刘前芳刘琳周静雯何云
关键词: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S-100B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8月入住我院的60例小儿癫痫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卡马西平与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在简单部分性、复杂部分性、局部继发全面性、强直性、肌阵、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次数上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项发作次数也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6/30),稍低于对照组(23.33%,7/30)(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理想,应在临床推广。
刘琳
关键词:小儿癫痫疗效
一种纤支镜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支镜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架一,支撑架二,手臂托,纤支镜管固定器,夹子、纵向伸缩杆一、纵向伸缩杆二、横向伸缩杆一、横向伸缩杆二、滑块一、滑块二和纵横连接器。手臂托连接横向伸缩杆一,横向伸缩杆一和滑块一相...
刘琳
文献传递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评价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64例癫痫患儿接受左乙拉西坦药物治疗后进行跟踪观察,记录分析患儿癫痫发病的次数与频率,并对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做相应记录。结果接受治疗的64例癫痫患儿中得到控制38例,显效14例,治疗有效5例,治疗无效甚至有恶化7例,总有效率89%。后期跟踪调查时发现患儿有轻微头晕、记忆力减退等不良反应出现,随药物停服后消失。结论左乙拉西坦对小儿癫痫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并使用。
石春林刘前芳刘琳
关键词:小儿癫痫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究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可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肺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刘琳
关键词: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支气管哮喘肺功能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循环肿瘤细胞、TFF3、APOC1联合应用于肺癌诊疗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技术(ANN)与循环肿瘤细胞(CTC)、三叶因子3(TFF3)、载脂蛋白C1(APOC1)联合应用于肺癌诊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2例肺癌患者、8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以及52例健康体检合格的同龄健康志愿者分别纳为肺癌组、肺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抽取被研究者外周静脉血,检测其血清CTC、TFF3以及APOC1水平,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在Matlab7.0上建立ANN诊断模型,并对相应的测试集进行预测诊断,绘制ROC,分析ANN模型在鉴别肺癌中的价值。结果肺癌组、肺良性病变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TC阳性率、TFF3以及APOC1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外周血CTC、TFF3及APOC1构建的AVV模型对健康对照组、肺良性病变组以及肺癌组的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1.30%、85.00%及84.62%。结论基于外周血CTC、FTT3以及APOC1联合检测建立的ANN预测模型,能有效鉴别健康者、肺良性病变及肺癌患者,可用于临床肺癌辅助诊断,提高肺癌筛查效果。
高阳辉刘传文李慧敏刘琳白宗达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循环肿瘤细胞三叶因子3肺癌诊疗
早期应用布地奈德对极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布地奈德对极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68例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极早产儿分为A组(n=33)、B组(n=56)和C组(n=79)。3组极早产儿均给予呼吸支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B组极早产儿于出生第8天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14 d,C组极早产儿于出生第4天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14 d,A组极早产儿不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3组极早产儿静脉血酸碱度(pH)、静脉血氧分压(PvO_(2))、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CO_(2))和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记录3组极早产儿总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和常压吸氧时间,并观察极早产儿BPD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极早产儿静脉血pH值、PvO_(2)、PvCO_(2)和Sv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极早产儿pH值、PvO_(2)、SvO_(2)显著升高,PvCO_(2)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B组和C组极早产儿pH值、PvO_(2)、SvO_(2)显著高于A组,PvCO_(2)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后,C组极早产儿pH值、PvO_(2)、SvO_(2)显著高于B组,PvCO_(2)显著低于B组(P<0.05)。3组极早产儿的有创通气时间、常压吸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极早产儿的总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C组极早产儿的总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A组、B组和C组极早产儿BPD发生率分别为18.18%(6/33)、8.94%(5/56)、3.80%(3/79),B组和C组极早产儿BPD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χ^(2)=7.625、5.669,P<0.05),C组极早产儿BPD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χ^(2)=9.164,P<0.05)。A组、B组和C组极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18%(6/33)、19.66%(11/56)、17.72%(14/79),3组极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
刘琳陈秋芳付荣樊姣姣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布地奈德
一种增长手指的手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长手指的手套,包括手套和手指增长段,手指增长段安装在手套内部。本实用新型可增长手指的长度,解决医护人员因手指长度不够而难以调整仪器的操作手柄的问题。
刘琳
文献传递
干燥综合征继发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致缺血性脑卒中一例报道
2021年
患者女性,36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5d”入院。入院前5d,患者早晨起床后感觉右手手指麻木、烧灼不适,并逐渐进展至右侧上肢麻木、无力、多汗,不能持物,伴右侧手指抽动。入院前2 d,患者出现右下肢无力,行走时拖步,无麻木、疼痛,同时诉左侧颞部间断性疼痛。病程中发热1次,体温达38℃,后自行缓解。
田婧张萍刘琳何妮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上肢麻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