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超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肠癌相关分子靶点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通过对海南省人民医院于2012.1.1至2012.12.31收治的结肠癌患者样本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病理分型的统计,同时检测所筛选的结肠癌样本以及癌旁正常组织的对照样本中ERCC1、TYMS、RRM1及TUBBⅢ基因的...
- 荆超
- 关键词:结肠癌ERCC1TYMSRRM1
- 文献传递
- 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倍体数对鉴别良恶性肿瘤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NA倍体数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恶性肿瘤诊断手段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2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所有文献进行二次筛选。使用Meta DiSc1.4对纳入研究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异质性检验、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DOR)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等。结果经初筛、补充及二次筛选,共12篇文献纳入研究,包括1340例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肿瘤组516例,良性对照组824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灵敏度对数与(1-特异度)对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43,P=0.275,不存在阈值效应。DOR曲线提示:Cochran.Q=26.49,P=0.0055,表明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敏感度为0.72(95%CI:0.68-0.76,I^2=50.1%);特异度为0.84(95%CI:0.81~0.86,I^2=65.5%)。绘制DNA倍体数检测良恶性肿瘤的SROC曲线,结果显示:AUC=0.8453,Q*=0.7768。结论FCM检测DNA异倍体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临床良恶性肿瘤鉴别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
- 胡艳芬陈龙荆超谢贤和
- 关键词:恶性肿瘤流式细胞术DNA倍体META分析
- 外周血检测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方法2位研究者按照相同的检索策略分别进行独立检索,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确定纳入文献后使用Meta-DiSc 1.4和RevMan 5.1软件进行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敏感度、特异度、诊断优势比(DOR)。结果筛选后共纳入13项研究,包括1 105例研究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汇总后的敏感度为66%(95%CI=0.61~0.71,I2=81.6%);特异度为96%(95%CI=0.94~0.97,I2=61.9%),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22,P=0.943,不存在阈值效应;DOR为54.78(95%CI=28.11~106.75,I2=31.2%)。SROC曲线分析AUC=0.963 1,Q*=0.909 1。结论外周血代替组织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特异度高而敏感度低。外周血尚无法完全替代肿瘤组织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但可以成为组织检测的有效补充。但当外周血检测提示EGFR基因突变阴性时,应充分考虑到可能产生的漏诊。
- 荆超陈龙胡艳芬谢贤和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外周血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