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哲
-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偏瘫患者肩痛的治疗进展
- 偏瘫患者常可出现肩痛,影响功能训练及康复。本文就偏瘫患者肩痛的原因、评估及治疗作一综述。偏瘫患者的常见病原包括肌张力异常、肩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粘连。早期有人认为肩痛是由于肌张力低造成,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肌痉挛是引起肩痛的主...
- 杨哲张建红
- 关键词:偏瘫患者关节粘连
- 文献传递
- 原位肝移植围术期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围术期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16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肝移植手术,并于麻醉后手术前、阻断前、开放前5min、开放后15min、开放后60min、术毕、术后4h、术后24h采集动脉血,用酶联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IL-10水平。结果TNF-α,IL-6术前维持于较低水平,IL-10未测得,后两者在无肝期明显上升(P<0.05),开放后3种细胞因子均显著增加(P<0.05),并于开放后60min达峰值,术后24h内TNF-α,IL-6迅速下降至略高于术前水平,IL-10在部分患者消失。结论肝移植术中由于缺血再灌注及手术应激,机体产生明显的炎症及抗炎反应,以IL-6及IL-10更为灵敏。
- 杨哲陈仲清蒋晓青
- 关键词:肝移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
- 血浆置换治疗MODS的研究近况
- 2006年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认为与机体炎症和抗炎反应失衡有关。动物及人类多数实验认为持续性血浆置换确实可以降低脓毒症和MODS病人的炎症介质水平,同时减少衰竭器官数量,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增加氧供。能否降低死亡率尚有争议,早期介入效果较好。血浆置换并发症包括发热、过敏反应、出血、循环系统超负荷等。联合应用不同的血液交货技术是今后MODS/SIRS治疗的趋势。
- 陈仲清杨哲
- 关键词:血浆置换脓毒症MODS
- 华佗夹脊穴刍议被引量:18
- 1998年
- 1夹脊穴的命名夹脊,原指挟于脊柱两旁的经穴,又作“挟脊”、“侠脊”,最早见于《素问·刺疟篇》“十二疟者……又刺项以下侠脊者必已”,《素问·缪刺论》也有“邪客于足太阳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背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宥,立已。”...
- 王升旭赖新生杨哲
- 关键词:穴位夹脊穴华佗刺法选穴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肝移植围术期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围术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行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20例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于麻醉后手术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25mg/kg·b.w.,继以每小时0.5mg/kg·b.w.持续静脉滴注,无肝期暂停,开放前10min重启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并于麻醉后手术前、阻断前5min、开放前5min、开放后15min、开放后60min、术毕即刻、术后4h、术后24h采集动脉血,酶联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IL-10水平。结果无肝期两组病人血中3种细胞因子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增加(P<0.05),以IL-6和IL-10更为明显,开放后进一步上升,并于开放后60min达高峰,术后24h降至较术前略高水平。氯胺酮组TNF-α水平从阻断前5min至术毕4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6水平从阻断前5min至开放后60mi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在各个时间点两组间均无影响(P>0.05)。结论肝移植术中由于缺血再灌注及手术应激,机体产生明显的炎症及抗炎反应,以IL6及IL-10更为灵敏。氯胺酮能够抑制TNF-α、IL-6的上升,对IL-10的作用不明确。
- 杨哲陈仲清蒋晓青
- 关键词:氯胺酮细胞因子肝移植
- 头针对脑外伤术后植物状态的促醒康复被引量:17
- 1998年
- 植物状态是脑外伤后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过去认为难以康复,常被判为不治之症。本科对收治的植物状态患者除采用手术、药物、运动治疗外,还采用强针刺激作为重要的促醒手段,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3...
- 吴红瑛杨哲范建中程继君
- 关键词:颅脑损伤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