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波
-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尼可地尔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日的 探究尼可地尔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84例,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采用统一降糖方案,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尼可地尔。两组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心绞痛相关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脑钠肽(BNP)〕、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及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方法与时间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LVEF、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LVEF、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两组治疗3、6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分别小于本组治疗前,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短于本组治疗前,LVEF分别大于本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分别小于本组治疗3个月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短于本组治疗3个月后,LVEF分别大于本组治疗3个月后,且试验组治疗3、6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小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
- 边亚刘广阔郭洁陈晋波吕小棉
-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心绞痛尼可地尔炎症
- 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建立预测2型糖尿病(T2DM)外周血管疾病(PAD)发病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就诊的1851例T2DM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按3∶1比例分为训练集(1389例)和验证集(462例)。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体格检查指标、生化指标。收集的资料用于评估T2DM合并PAD的风险。通过运行RStudio软件,使用LASSO回归分析以及交叉验证,来筛选最佳预测因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引入从LASSO回归筛选出的预测因子,进而构建预测T2DM患者PAD风险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正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结果在训练集中,LASSO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4,95%CI 1.020~1.047)、吸烟(OR=2.363,95%CI 1.720~2.804)、饮酒(OR=3.692,95%CI 2.618~5.230)、糖尿病病程(OR=1.040,95%CI 1.006~1.076)、收缩压(OR=1.026,95%CI 1.014~1.03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467,95%CI 0.276~0.77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459,95%CI 1.239~1.721)、白细胞计数(OR=1.137,95%CI 1.027~1.260)、血小板分布宽度(OR=1.285,95%CI 1.202~1.375)、大血小板比率(OR=0.911,95%CI 0.890~0.931)和降压药使用(OR=0.422,95%CI 0.322~0.551)是T2DM合并PAD的影响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T2DM患者PAD发病风险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9(95%CI 0.796~0.842,P<0.001)、70.5%、82.9%和0.821(95%CI 0.779~0.862,P<0.001)、78.3%、75.4%。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当PAD风险阈值概率分别在31%~81%和37%~94%之间时,预测T2DM患者PAD发病风险的净收益更高。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一种准确性高、性能优良的预测T2DM患者PAD发病风险的实用列线图模型。
- 刘鑫苏鹏陈晋波李素彦李旭蕊梁小华马冬
- 关键词:外周血管疾病列线图
- 活性氧在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所致心肌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EHP)对人源心肌AC16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人源心肌AC16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0、60、80、100和120μmol/L MEHP组。处理细胞24 h后采用DCFH-DA探针标记测定AC16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测定细胞DNA损伤情况;利用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抑制AC16细胞内ROS生成,以观察ROS在MEHP所致AC16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16细胞经MEHP处理后,ROS水平随着MEHP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心肌细胞核呈圆形荧光团,强度均匀,边缘光滑,大小较一致,无明显拖尾。不同浓度MEHP处理后,各组心肌细胞出现彗星拖尾现象,且具有MEHP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OTM值和TD值相比,MEHP组OTM值和TD值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给予NAC可明显降低MEHP所致的细胞ROS水平升高。与相应的MEHP组相比,NAC+MEHP组OTM值及TD值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HP可引起人源心肌AC16细胞DNA损伤,机制可能与ROS生成有关。
- 王泽泽陈晋波刘君瑶杨璟李龙飞孙鹤鸣张一欣郭会彩
- 关键词:心肌细胞活性氧DNA损伤
- α-羟基丁酸脱氢酶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病死率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与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术后院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21年6月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住院的AAD患者369例,依据AAD患者入院α-HBDH水平分为正常组(n=130)与升高组(n=239)并进行院内死亡率的比较。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α-HBDH对AAD患者院内30 d内死亡率的预测作用,计算α-HBDH连续变量的最佳截断值。依据最佳截断值将AAD患者的入院α-HBDH水平分为:α-HBDH≤272.2 U/L组(n=263)和α-HBDH水平>272.2 U/L组(n=106),通过三维柱形图观察不同组别之间院内未死亡与死亡人数所占百分比的高低。Kaplan-Meier方法分析依据最佳截断值分组后两组患者术后30 d的累计生存率并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分析AAD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到曲线下面积为0.731(95%CI 0.640~0.823,P<0.001),截断值为272.3,单位敏感度为62.2%,特异度为75.0%,对AAD患者院内的30 d内死亡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依据最佳截断值分组,三维柱形图显示α-HBDH≤272.2 U/L组总体死亡率为5.3%,α-HBDH>272.2 U/L组总体死亡率为21.7%,α-HBDH>272.2 U/L组AAD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率明显升高,是α-HBDH≤272.2 U/L组的4倍左右(P<0.001)。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α-HBDH入院水平升高,AAD患者的术后30 d内生存率降低(log-rank,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Stanford A型(HR=6.254,95%CI 1.854~21.092,P=0.003)和α-HBDH(HR=4.399,95%CI 2.191~8.833,P<0.001)是AAD患者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AAD患者入院α-HBDH水平可能与术后住院死亡相关,α-HBDH可能成为预测AAD患者短期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 陈晋波张云静李素彦李旭蕊梁小华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率
- 微小RNA在泡沫细胞形成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1年
- 泡沫细胞的形成与积累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研究发现靶向泡沫细胞的形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与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微小RNA(miRNA)的研究表明,miRNA可直接靶向胆固醇代谢中相关蛋白的表达,调节泡沫细胞的形成。且近年来对循环miRNA的研究发现,部分循环miRNA有望成为抑制泡沫细胞形成的新靶点。文章综述了miRNA对泡沫细胞形成各阶段的影响,并讨论了循环miRNA在泡沫细胞形成中的潜在作用。
- 谭真真陈晋波王丹付斯麒王婧郭会彩马丽杰
- 关键词:微小RNA泡沫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 心可舒片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9年
-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及尼可地尔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其hs-CRP、VEGF、NO、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与67%,P<0.05),hs-CRP、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下降,NO明显升高(P<0.05)。结论心可舒片联合尼可地尔可以改善微血管性心绞痛病人临床症状,还可以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不良情绪。
- 贾万明牛素贞张立忠李臻陈晋波牛琳
- 关键词:微血管性心绞痛心可舒片尼可地尔内皮功能不良情绪
- 床旁血滤联合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效果观察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床旁血液滤过(CRRT)联合Bi 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我院30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均给予标准药物治疗,对照组143例加用Bi 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157例应用连续性CRRT联合Bi 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血肌酐、动脉氧分压等指标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NT-pro-BNP值分别为(1 996±63.7)pg/ml和(875±29.4)pg/ml,研究组分别为(2 096±62.8)pg/ml、(565±30.0)pg/ml;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疗效更佳;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氧分压分别为(69.96±6.37)mm Hg和(87.5±2.94)mm Hg,研究组分别为(68.86±6.28)mm Hg和(92.5±3.00)mm Hg;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氧分压值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氧分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肌酐值分别为(199.6±63.7)μmol/L和(87.5±2.94)μmol/L,研究组分别为(198.6±62.8)μmol/L和(76.5±3.00)μmol/L,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胸片渗出水肿改变及心脏彩超改变有效率为84.7%,对照组为71.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及心功能分级及活动能力有效率为82.8%,对照组为69.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存率为86.0%,对照组为76.9%,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血液滤过联合Bi 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缓解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了抢救
- 王霞陈晋波梁小华
- 关键词:床旁血液滤过NT-PRO-BNP动脉氧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