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刚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关系探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_1c)水平与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病情及转归的关系。方法收集ACI患者398例,根据HbA_1c水平分为3组,HbA_1c正常组(A组,HbA_1c≤6.5%)、HbA_1c升高组(B组,HbA_1c>6.5%~10.0%)、HbA_1c显著升高组(C组,HbA_1c>10.0%),观察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情况。结果 HbA_1c升高组及HbA_1c显著升高组患者脑梗死病情较HbA_1c正常组严重,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HbA_1c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不良转归有关。
- 马建刚张兵崔玲刘春燕
-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塞血红蛋白类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3年
- 急性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及大血管广泛病变致使急性脑梗死时临床症状重,发生进展性卒中率高,预后差。丁苯酞可改善缺血区微循环,增加缺血区脑灌注量,改善缺血后能量代谢,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等,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我科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马建刚张兵刘春燕崔玲
- 关键词:脑梗塞糖尿病丁苯酞
- 急性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管病变情况。方法对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合并MS72例(脑梗死性MS组)和同期住院脑梗死无MS患者110例(脑梗死无MS组)及正常对照150例(对照组),所有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给予中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评定大动脉病变,并计数多发腔隙性梗死例数,评定小动脉病变。结果脑梗死伴MS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较脑梗死无MS组及正常对照组严重,且多发腔隙性梗死检出率较脑梗死无MS组高。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MS患者同时存在大、小动脉病变。
- 刘春燕花爱辉马建刚宋铁鹰沈书斌赵亮冯佩明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颈动脉粥样斑块多普勒超声腔隙性梗死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急性脑梗死(ACI)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CI患者298例,根据HbAlc水平分为三组,HbA1c正常组(A组,HbA1c≤6.5%)、HbA1c升高组(B组,HbAlc6.5%-10.0%)、HbA1c明显升高组(C组HbAlc>10.0%),观察ACI预后。结果 HbA1c升高组明显升高组NIHSS评分及第30d改良的Rankin's评分与HbAlc正常组比较,P<0.05。结论高HbAlc水平与ACI预后不良有关。
- 马建刚高阳张慧儒崔玲
- 关键词:糖尿病急性脑梗死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 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致病菌分析
- 崔岭张学丛肖国伟马建刚高海燕
-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如血液动力学监测、药物治疗、容量的复苏、静脉营养支持、血液净化治疗等,为临床工作带来快捷和方便。近年来,尽管中心静脉导管的材料、种类、及置管技术不断改进,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导管相...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致病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