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军
- 作品数:52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平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五痹胶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复发作用的临床研究
- 李学增王晓军李丽萍王君雅韩聚方戈海青张红姗李晓云钮含春魏华娜刘广才邢江涛邢江涛
- 本课题应用中成药五痹胶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从疾病的活动性、器官累及损害及生活质量三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价。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LEDAI分别为17.21±5.65 ,16.97±8.34,治疗后治疗组的SLEDAI为8...
- 关键词: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中医药五痹胶囊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1例
- 2003年
- 王君雅韩聚方李晓云钮含春王晓军李学增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急性黄疸型肝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感染21例临床分析
- 王晓军李晓云韩聚方王君雅戈海青
- 皮肌炎中医证型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
- 2017年
- 目的观察皮肌炎(DM)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方法 149例确诊DM的患者分为热毒炽盛证、湿热蕴结证、寒湿痹阻证、脾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比例,研究其与中医证型病情活动相关性。并设118例健康对照组。结果热毒炽盛证、湿热蕴结证患者血Treg百分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湿痹阻证血Treg百分率低于脾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患者血Treg百分率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其免疫功能状态存在关联。
- 李晓云钮含春田恒创王春艳韩允许春艳王晓军
- 关键词:皮肌炎中医证型调节性T细胞
- 针刺疗法对系统性硬化症雷诺现象的临床研究
- 系统性硬化病,又简称硬皮病、进行性硬化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属于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探讨了系统性硬化症雷诺现象的中医病机,提出了利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的策略。研究结果指出,针刺疗法在改...
- 任文肖王晓军韩聚方刘广才李晓云钮含春田恒创刘伟志
-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病雷诺现象中医病机针刺疗法
- 文献传递
- 双藤通痹丸对热毒瘀阻型皮肌炎的疗效评价及增效减毒作用
- 目的:评价双藤通痹丸对热毒瘀阻型皮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1例皮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从总体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肌力评估、肌肉疼痛VAS评分、生活质量积分(A...
- 李桂戈海青王晓军韩聚方钮含春张红姗李学增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 文献传递
- 三藤通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王晓军李文英李桂韩聚方李晓云戈海青谷藏言钮含春李学增田恒创王君雅马振坤张红姗徐强
- 采用随机对照非盲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三藤通痹丸组)54例,对照组(正清风痛宁片组)53例,通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中医症候、主要体征、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HAQ评分等进行前后对照,治疗组显效7例...
- 关键词: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
- 自拟益天方治疗硬皮病消化道症状(附验案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硬皮病发病率较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尤其是内脏系统受损者,改善相对困难。
- 任文肖韩聚方王晓军
- 关键词:硬皮病
- 加味阳和汤治疗阳虚血瘀型系统性红斑狼疮26例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加味阳和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阳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加味阳和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6例,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体征、主要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治愈3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2.31%。结论:加味阳和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阳虚血瘀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孟琳贺李晓云王晓军
- 关键词:红斑狼疮加味阳和汤阳虚血瘀
- 皮肌炎合并纵隔、皮下气肿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总结皮肌炎(DM)合并纵隔、皮下气肿的临床相关因素,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皮肌炎患者并发纵隔、皮下气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7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间质病变,较明显的皮肤血管炎表现,均合并感染;血肌酸激酶(CK)平均(88±30)U/L,而乳酸脱氢酶(LDH)平均(482±128)U/L、羟丁酸脱氢酶(HBDH)平均(417±164)U/L;2例男性、1例女性死亡,4例存活;均未行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均联合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治疗。结论:DM患者中肺间质病变和皮肤血管炎可能是并发纵膈、皮下气肿的高危因素,感染亦是引发因素;男性患者较多,Gottron疹、甲周红斑、指端溃疡较突出,肌炎较轻,而LDH、HBDH升高;不推荐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s),预后较好。
- 王晓军李晓云田恒创谷文佳
- 关键词:皮肌炎肺间质病变纵隔皮下气肿